第23章

显然他对朕总是思路跑偏这事儿有些不满。

明明在和朕说正经事,怎么就能跑去莫名其妙关心别人。

朕自认心宽体胖,不和小蛋糕计较,停停就把放飞的思路拉了回来。说到底,戚风觉得这事儿严重,其实也就是认为连累到朕的名声了。

维护皇帝的名声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情。

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来参加科举的人也都会有拳拳报国之心;一个昏聩无能的皇帝,来参加科举的人自然也都是打着为己牟利的心态。

这时候有人宣扬不参加春闱,还真是……

幼稚。

真正有才的人,十年寒窗苦读的人,才不会因为这种流言蜚语就不来参加春闱。读了这么些年,谁不是就等着春闱一试,金榜题名,得以光宗耀祖。

不过这事还是要严肃处理的,有人认为宣传这些言论,会让朕无法顺利举办科举,煽动一些有才的举子远离朝堂。

不管是拿来做筏子的陆状元,还是攻击目标的刘冰尧,都只是恰好让他们赶上了。

朕这么想着,便对戚风说:“还有几天就考试了,你去京城附近的茶肆酒楼,若是看见那些发表这种言论的人,就趁没人的时候套他们麻袋,打上一顿,什么也别说。”

戚风抬起头看朕,眼睛里闪着大大的疑惑——

他们暗卫,什么时候干过这种活儿!打.黑.拳这事儿会不会太掉皇家暗卫的逼格了?

朕想着戚风连王喜福都能威胁,对他鼓励道:“加油,凡事都有第一次。”

戚风和岳斯峦的区别就在于,戚风还挺容易接受朕的思路,虽然他不明白,但是他会去好好地执行。

京城一些散布不良言论的人陆续被揍,皇家暗卫们下手快准狠,戚风还创造性的让大家不要在他们脸上留痕迹,身上也尽量不留淤伤。

这就导致他们义愤填膺地说自己被揍了,却是外伤验不出来,人也活蹦乱跳,根本没人继续相信他们。

这让明面上的舆论环境好转,背地里说什么,朕也管不着。

反正现在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他们又不能背地里拉个[春闱科举群]来讨论要不要参加考试。私下的言论传播,没有那么高的效率,等传播开的时候,春闱都要开始考了!

不过朕做的这事儿,早朝上还是有大臣汇报,为首的人主要是礼部侍郎。

礼部侍郎说:“近来京城打人事件频发,还都发生在即将参加春闱的举子当中,必定是有什么阴谋!”

礼部侍郎一向都是搅那啥棍,该控制举子们言论的时候不出现,捕风捉影的时候就出来了。

朕没搭理他,他又请朕三思。

朕点点头,点名暂代刑部侍郎的郑家福:“秦侍郎说最近京城治安有问题,郑卿可有何解释?”

朕语气严肃,郑家福看看礼部侍郎,对朕说:“回禀陛下,的确是有人来报在京城被打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