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可问题是朕怎么知道熠皇叔你拆开奏折之后,有没有原封不动的还给来递折子的大臣手里?

皇权斗争,真是个麻烦事儿。

王喜福把奏折放在矮几上,在朕眼睛下拆开封皮,顺便往榻上矮几放上朱笔,给朕蘸好墨递过来,这才从第一本开始给朕念上头的内容。

今天批的折子,是熠皇叔昨天晚上封了送来的,朕一手拿着朱笔,瘫在榻上掐着手指头算,大半个月之前是年节时候啊,估计还是祝朕新年快乐的那些套话。

这些天朕已经听腻歪了,毕竟请安折子要常写,不能让皇上把臣子忘了,要是真出现皇帝把某个大臣给忘了,那可真是件丢脸的事情。

不过大家都是一个科举标准考试出来的,除了才华艳艳之辈,其他人能写的请安词儿,也就那么些,非要出风头的话,也不应该在请安折子上头。

果不其然,王喜福翻开的第一本,是一个地方官员祝朕新年快乐,顺便表达一下对朕的思念之情,表示过年不能进宫见到陛下参加宫宴,真是毕生遗憾,年三十儿的时候他对着一桌子酒菜哭的不能自已。

这种官员说想朕,其实就是想让朕把他调回京城,呵,朕心里给他评价肉麻,然后坐起身给奏折上批了个‘已阅’。

早就看穿你们了。

越是煽情的臣子,朕越不能表露心情。

王喜福看着朕批好,让他徒弟在旁边吹墨,等着干了才合上奏折重新放回矮几上,他就继续给朕念下一封请安折子。

第二封折子的内容一样先是拽文祝福朕新年快乐,接着就开始自夸,说他辖区今年风调雨顺,百姓的年节过得多么多么好。他过年的时候跑到百姓家中做客,发现百姓餐桌上的饭食比自己府里的都好吃,还说真希望有机会和皇上一起看看这大齐的盛世云云。

第二封夸夸其谈的吹自己功劳,朕继续面无表情的批‘已阅’。

一连批了七八个已阅,王喜福读起奏折来,也是越来越熟练,朕估摸着正好能在吃饭前结束,已经有点神游天外了,但是王喜福拿起第十本的时候,一打开手上就是一顿。

朕抬眼看看他,王喜福还算镇定,开始读上头的内容——

“臣吏部侍郎曹选明,恭叩吾皇圣安,自沐皇恩以来,奉公职守,不敢擅专,今有一事启奏圣主……”

这不是个普通的请安折子,是个弹劾在朝官员的告状折子。

吏部侍郎曹选明状告大理寺少卿袁浩川,纵子当街调戏孤女,强抢进府,迫使女子悬梁自尽,袁浩川庇护儿子,欺上瞒下,罔顾律法。

朕听着王喜福这么读,右眼皮疯狂乱跳,这种奏折怎么会送到朕手里来?熠皇叔装错了吧,这么想着,朕制止王喜福继续往下读,直接拿到手里翻了翻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