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人各有志

“朕听说,你有一个侄女待字闺中,对吗?”

对鲁家,延昌帝有一点印象,老实巴交,低调行事,不像江家与玉家高调。

延昌帝固然不宠鲁皇后,但对鲁家给足了面子。鲁家上下该封的都封了,对比一下江贵妃娘家的,鲁家算很不错了。

鲁皇后警铃大作,面上不显,平静道:“臣妾是有一个待字闺中的侄女。”

鲁家千金鲁皇后并没有让她们入宫的想法,也没有当王妃郡王妃的要求,随缘就好,几个适龄的已经出嫁,就剩下几个小的未有婚约。

延昌帝道:“那就行,朕觉得你的侄女比较乖顺,可以给夏王当世子妃。”

夏王是延昌帝的堂弟,膝下子嗣少,血缘也隔得远,不过出于关照宗室的需要,延昌帝也过问了一下夏王的情况。

夏王共二子一女,女儿已成亲生子,次子还小,见夏王世子未有世子妃,延昌帝心念电转,觉得给夏王说媒也不错。

鲁皇后松了一口气,但又提起心,夏王府并不是什么好去处。

夏王年轻时一次意外无意间和一个民女成家有了孩子,结果过了好几年后被人找到,恢复了记忆。

他离家之前已有王妃世子,再娶这个民女,只能让民女当侧妃。

民女接受不了,在夏王苦劝多次无效后,无可奈何选择抱走孩子离开了民女,民女其后失去了联系,好像是自尽了。

好巧不巧,这个民女之子是夏王世子,原来的王妃世子出了意外都死了,就剩下这个民女的独苗苗,好多人传闻是夏王害死了王妃与世子。

都是猜测,无论如何,夏王对世子很好,世子似乎也不知道他的母亲何许人也,一心一意尊奉着夏王。

夏王府没有女主人,除了早年留下的三个孩子 ,这些年夏王清心寡欲 ,一点也没有王府的热闹劲。

鲁皇后忌讳的就是这一点,世子身份尴尬,即便夏王请封了世子,可世子母亲还是不受承认的一个外室,多少不太好。

除非夏王时隔多年明媒正娶,但夏王并无此意,似乎他认为对世子好就是对民女的仁至义尽了。

“陛下,世子妃人选事关重大,夏王是陛下的手足,还是得慎之又慎。”

鲁皇后斟酌了一会儿,“夏王他年轻时最为不屑礼教规矩,我们若随便插手他的事情,会不会……”

提及年轻时的夏王,延昌帝想起了两个王妃的往事。这么多年了,夏王妃的娘家人一直愤恨夏王,始终不愿原谅,延昌帝说和数次后,无效告终。

这个世子直到现在还没有定亲的也是因为夏王做事太绝了,好多名门贵族不敢找夏王联姻。

“那就算了,夏王自己看着办,到时候朕派人送礼即可。”

延昌帝打消了念头,鲁皇后侄女原本是想给夏王世子当世子妃的,好歹表达一种亲近信号。

不过鲁皇后这么一说,此事的确不妥。

“夏王世子的母亲也是夏王的妻子,这孩子不能亏待了。”

既然赐婚不能想了,那就改成其他的。

夏王王妃还是原来的那位,没有变过,但世子不是王妃血脉。

鲁皇后皱了皱眉,“陛下,夏王毕竟没有明媒正娶……”

“那又如何?孩子都有了,还能不承认吗?”

延昌帝冷笑,“这孩子长那么大,还能不怪他爹,是他心善,朕总不能不给一个交代吧。”

以前置之不理是不用管,现在他要管了,这孩子的母亲自然得有名正言顺的身份。

夏王这些年清心寡欲,真的是不想亲近女子吗?恐怕是自己不敢了。

鲁皇后欠了欠身,“陛下所言极是。”

“夏王世子之母贤淑明理,追封为夏王妃,谥号孝惠。孝惠王妃的名字,也该记在玉牒上。”

延昌帝说道 。原来的夏王妃与世子也有追封,谥号不同罢了。

夏王搞出这种事情,延昌帝还能不给他擦屁股吗?

“陛下英明。”

鲁皇后淡淡一笑。对夏王世子来说,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