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教授十分遗憾。
因为她虽然是宋晴的大学室友, 但她并不清楚大学阶段宋晴在数学方面究竟做了哪些研究。
宋晴从来不在室友面前讨论数学,她所有的热情都给了音乐舞蹈。大家之所以知道宋晴极为聪明,在数学方面造诣非凡, 是因为每当同学遇到难题时, 她总能轻描淡写地点拨出关键点。
大家都要跪下来顶礼膜拜的时候,她却莫名其妙,完全不觉得这事儿有什么好稀奇的。
解决一个困惑了无数人的数学难题,对她来说, 还没有谱出一首新曲子或者熟练掌握了一支新舞蹈更让她兴奋。
宋楠楠忍不住感叹, 当年的晴晴子女士该有多风华绝代,以至于大家都带着滤镜看她。否则就她这欠揍的做派, 早就该被人锤死了。
方教授联系了当年的大学室友,可大家对宋晴的印象基本集中在聪明以及能歌善舞上,其他的还真没多留心。
1979年是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当年全国考生七百万左右, 本科、专科、中专、师范、技校加一起录取率不过3%左右, 由此可见竞争的激烈。
这也意味着当时考上名校本科的各路大神云集,十年积攒下来的人才井喷,倒让聪明的宋晴在某些方面的才华没那么显著了。
人人都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 任何书本纸张公式定理在当时的大学生看来都是新鲜的知识的甘泉。
谁还有精力关注旁人的事。毕竟贴在宋晴身上的标签是文艺标兵,最多前头再加一个聪明绝顶的定语修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