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朝他拱手。
其实时间是不多的。
尹川王手里的底牌究竟有多少,我至今也没摸清楚。
马凡与赵汝经营江湖客,很有些成绩。
晚些时候他们拿着菜单给我比对,“要青城酒的人大多是南边来的,京师里的喝峨眉酒的多,这崆峒酒自酿出来,也就那些西凉人喝过。”
赵汝也道,“赵提督喝过一次,提起了当年凤相亲酿的春与繁化,说得其三分味了。不过这酒喝多了上头,只能喝一种茶去解,但那茶是什么,赵提督却没说明白。”
我心里有了数。
赵汝多去了一趟提督府,刘成武也过来送了一遭消息,我与奉议司交情匪浅,圣上默许的。
凤相在家称病久了,方瑱一人独大,圣上不仅不信我,也不信方瑱和方家的铁浮屠。我与他愈是对立,圣上便觉自己愈是安全,方瑱当日所作所为,我今时才看的明白。
圣上到底是老了,每一个决定都做的格外小家子气。
此时无论是信我还是信方瑱,我们都有自己成熟又完善的一套理论,可偏偏圣上谁都不信,只信自己。
第二日上朝,西凉使臣上书,请迎云空舍利回国。
何大人自告奋勇,关隽最先出列驳斥,关隽说话很不客气,他特特点了钟毓,“何大人择婿无方,如何能担此重任?”
在他们眼里,钟家是逃兵。
京师最繁盛的钟府,一夕之间便没了踪影。
仿佛只是一场梦。
李修持笏出列,“儿臣以为,兰台令孟老爷颇为合适。”
李念诧异,匆匆看了我一眼,来不及在眼神之间说些什么,便紧跟着上前一步,“儿臣亦推举孟老爷。”
昨日刘成武来,还说了一件就是宝亲王李修的事情。
宝亲王妃是周垣的嫡女,原先一心要定给裕亲王的。周垣一直想与朝中大员扯上关系,早就翻了族谱,打定了注意要通过联姻的方式与周若海这一门攀亲。
不想因为年龄问题,嫁入了宝亲王府。
如今宝亲王妃有了身孕,李修顺势将王妃的兄弟都推举入了六部之中,卓州卫如今就算是为了自家人,也得站在宝亲王这一头。
夜里李修去了一趟,提的依旧是立太子一事,他言语切切,“老师,如今学生身后有三位节度使,倘若能顺理承继大统,学生必拜老师为相。”
我多问了一句,“尹川王有什么想法?”
“学生不知。”
京师局势,愈发不明晰了。
尹川王游走于两位亲王之外,凤相态度模棱两可,宝亲王李修将自己的依仗呈在了我面前,足可见其诚意。
于是我道,“西凉使臣将迎云空舍利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