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就好,窝头你要记得,你娘把你生下来可不容易,以后要好生孝顺你娘,知道了不?”
窝头咬着半个苹果,一脸懵懂的点了点头。
杨冬燕借水的那户人家,也是魏家的亲戚。事实上,整个礁磬村里绝大多数的人家都是沾亲带故的。
其实,这一带压根就不是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的,而是几十年前,遭遇战乱时,各地的人都携家带口的往北方逃难,一直到局面稳定了,才找了个落脚处安家。
为什么偏就选了个土质不好的山沟沟呢?当然是因为好地儿都被人占了。他们这个村最早就是魏氏五兄弟带着妻儿逃难来的,只是一路北上遭遇了不少艰难险阻,等安定下来时,原本百多人的家族就只剩下了三十多人。
当然,经过了这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如今的礁磬村已经有百多人了,大部分都是姓魏的,也有一小部分是其他地儿逃难来的。
“二婶子你对儿媳妇可真好。”这家媳妇目睹了全程,还听到了杨冬燕教孙,顿时羡慕极了。
杨冬燕却是一脸的不以为然:“人忙活一辈子,还不就是图个儿孙和乐吗?儿媳妇咋了?儿媳妇那是要跟儿子过一辈子的,既然嫁过来了,那肯定是要拿她当亲闺女看待的。正好我也没个闺女,挺好的。”
“摊上二婶儿你这么个婆婆,她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哪能呢,我也没啥本事,倒是叫她跟着咱们家一起吃苦受罪了。尤其我这身子骨哟,也是真不争气,眼下好了,除了能帮她带带孩子,啥忙儿都帮不上。我这心里哟,唉……”
正说着话呢,杨冬燕看小孙孙已经将苹果啃干净了,在感概这娃儿牙口真好的同时,又低头问道:“咋吃这么快?好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