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育苗区这几年没少帮村里挣钱,雇了不少村里的青壮年帮助解决就业问题不说,每年还给村里交租,卖了树苗还给村小组分红,就连这院子也是大老板自己掏腰包盖的,说是要搞了个农家乐休闲山庄,旺旺村里的人气。
所以村委会对山庄里的人都很客气,甚至是敬而远之,哪怕他们个个有纹身昼伏夜出精神萎靡,看着就毛色不太正。
房子盖好了以后也确实常见城里人开车到农庄,有时候大半夜还能听见音响汽车的动静。出入房子的大都是年轻人,男男女女都有,不是村里的,经常见的就有5、6个,很少同村里人打交道。
想到这,丁耀眉头紧锁面目深沉,边走边观察。
院落样式很普通,外观上看就是西南农家最常见的木梁青砖仿古式独栋小别墅,翘角瓦楞斜顶有上下出檐、悬挑和斗拱,弧度比平顶洋房要低要长,外墙却是砖混结构。
对着村舍一面的院墙右侧,是一座3米多高的青瓦顶花砖石雕门头,底下框着两扇的银漆铁门,每一扇宽80公分。大门往里据说有一个宽敞的院落,有矮树花草鱼塘,假山石景间遮遮掩掩的一条小路连接大门到一座三层的主屋,主屋侧边单独修建了一层半开放式的钢架结构小楼房,用做厨房、餐厅和仓库。
大门是装给别人看的。
丁耀和冯旌海沿院墙慢悠悠的踱了一圈,墙高2米多,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墙面上没少贴图画瓷砖,主楼房檐底下,数盏廊灯亮起幽黄的光,灯影铺满梁柱和墙面,被风吹得摇摇晃晃。
寒风里,丁耀边拉扯兜帽挡住脸边仰头抬眼瞅房檐。
主屋屋脊正中央蹲踞着一只向外张大嘴露尖牙面目狰狞的瓦猫,大脑袋小屁股造型夸张,瓦猫脚下房檐处四个斗拱旁边都有红点,村民只当是廊灯电源之类,但丁耀知道,那是监控设备指示灯。
“全体注意,院墙四角有监控,院墙四角有监控,接近预定位置时注意隐蔽。”
“是六处。”丁耀刚说完频道里又响起冯旌海咋咋呼呼的声音,不正经的说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