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节课的教材内容是《简爱》,老师给大家提出了一个“灰姑娘模式”的名词,之后像往常一样地给学生思考时间并且邀请学生上讲台分享思考之后的成果。有的人说是“童话”,有的人说是“女性意识”,有的人说的是“追求平等”......
乔之知听着听着,脑子里就想到了叶清远。
叶清远不是爱德华罗切斯特先生,乔之知当然不是简爱。可是当时课上,乔之知脑海里突然就浮现出叶清远的模样来。
她想着,她为什么要一直躲避叶清远呢?她根本就没有花过时间去了解叶清远,她也没有让叶清远看到过她。从十五岁开始觉醒的喜欢,到现在二十二岁的暗恋,乔之知从来没有为这份心情做过哪怕一次积极向上的事情。
这份喜欢,除了让她一再胆怯,就是让她再三逃避。
这样的行为,让她的暗恋岌岌可危,导致她吃下了现在苦涩又微小的青果。
为什么不能勇敢地靠近一点呢?
简爱的地位和她的其他物质表象皆卑微到尘埃里,可她还是勇敢地站在爱德华先生的面前,说出了她心底的爱与平等的诉求。
即便随后而来的是暴雨雷鸣,可是简爱拥有了一个人的注目,她得到了爱德华先生的灵魂。
乔之知,你应该鼓起一次勇气。你都敢把你的心情和你的故事写成小说发表公布于众,为什么不能站在那一个人面前说出你现在的心情。
“灰姑娘模板”,是一种小说内容的创作模式:一个单身善良的女孩,出身不幸,因为一个契机,遇见一份爱情,得到一定帮助,最后组成一个家庭。
《简爱》没有逃出这样的模板,可是简爱仅仅只是一个“灰姑娘”吗?
乔之知觉得不是,简爱追求的一些东西,灰姑娘根本都没有想过。
乔之知自己问自己:你潜意识里还在把自己当做一个灰姑娘吗?不是,乔之知确认。
那你为什么不敢自然地去尝试不同的情感呢?因为对象不对。因为对象不是他,所以才没有进行尝试的必要。
既然他那么重要,乔之知,你要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结束或者开始。
一昧地逃避,只是被时间当做逃兵,白白损耗自己的珍宝。
乔之知,去面对吧!
乔之知这样对自己说。
有些时候,有的人,好像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除夕的夜晚,街道上灯笼高挂,路灯通明,有调皮的小孩子聚在一起甩鞭炮玩,乔之知被乔父乔母从家里赶出来走走散散心,乔爸乔妈终于意识到了女儿的过分“宅”属性,他们开始有意地旁敲侧击乔之知的交友情况,并时不时地把她往热闹的地方“赶”。
乔之知路过那群男孩,还未走远,脚边爆了一个鞭炮,乔之知吓得够呛,一颗心高高悬挂在半空。
使坏的孩子哄笑着散开跑远,乔之知好笑又好气地瞪着他们的背影,缓慢地平复着自己的情绪。
“乔之知?”身后有人不确定地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