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争论

赵弘扬点头。

“承包制可以调动工人们的干劲,这很好,粤省这几年有不少企业都搞了承包制,开始的时候都很不错,但是在这几年,问题就来了,去年美国有一家叫做什么………尼克的公司,是制作鞋子的厂子,在龙川市修建了厂房,这个厂子的技术很好,生产出的鞋子质量比我们的好很多,龙川的国营鞋厂就想和他们合作,引进他们的一条生产线,对方也同意,但是有一个条件,想卖下龙川国营鞋厂的一部分股份,说白了就是想有点权力。

当时国营鞋厂已经搞了承包制,厂长也同意了,可是龙川市不同意,说这是国有资产流失,是大问题,结果这件事就没做成,结果那个尼克厂后来又引进了一套生产线,在龙川市内开始招工,工资是一个月五十多块钱,比咱们的厂子工资高出二十块钱,这一下可好,工人都跑到他那里去了,很多厂子都给搞的活不下去,龙川市一生气,下了文件,不允许这尼克厂扩大生产。

人家当然不同意了,最后闹到我这里,我们那个时候还很不服气,不就是一双鞋子嘛,咱们就干不过人家?结果派人到他们工厂里一看,好家伙,生产线都看不明白,制出来的鞋子即结实又轻便,还好看,咱们的鞋子跟人家一比,都成了破草鞋,这样的生产线咱们要是卖一条那多好?可人家就说买你的鞋厂,连土地都要买,这我也不敢应允呀!所以这件事便到此为了。

那么好的生产线为什么咱就造不出来,想买过来,可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支持,实在是太可惜了!”

任重远遗憾地说道。

“老任,还有你怕的事情?在特区你可没少卖土地,为什么这次不敢了?”

冯友军在一旁问道。

“那不一样,特区卖的是净地,没有任何罗乱,但厂子不行,真要是把厂子的所有权卖给了对方,万一人家把工人都给解雇了怎么办?”

任重远回答。

“你看看吧,连老任都有质疑了!”

冯友军马上说道。

“呵呵,友军副总理呀!我的话还没说完呢,吴荷教授的改革方案我看过了,他写的就很好嘛,政府和所有者共同承担工人的养老问题,还可以对他们实行培训,这就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工人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完全是可以实行的,反正我是赞同这样的方案。”

任重远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哼,我就知道你一定会这么说!”

冯友军白了他一眼。

“说到吴教授的这个方案,我觉得可行性还是很高的,考虑的也很全面,的确是站在了工人们的这一面,当然,很多工人还是会有种种顾虑,这些事情可以跟他们解释嘛,国家是不会放任不管的,只要把工人们工作做好了,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赵弘扬笑了笑道。

“这个吴荷,还是个刺头!”

冯友军现在对吴荷是一肚子火气,没事就弄出个方案来,不到半年就弄了两个方案,他怎么这么多方案?

“我也支持吴教授的这个方案,我拿到手看了好几遍,是很不错,还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词汇,粤省有特区,国企也有特企,这特企改革我看就是一个对症下药的方式,有的地方甚至比特区这种方式还要立竿见影………我还听说,这个特企的词语就是那位神童刘琅提出来的,这是不是真的?”

说话的是闽省主官项诚,他和任重远都是坚定的改革派,此时自然要站出来表态。

“老项你说得没错,不光是这个特企的词汇,吴教授说,连这个特企的方案都是他第一个想出来的,之前他就写出来一本小岛经济学,现在又提出了一个可以解决国企问题的意见,这样的人连我都钦佩,我就是没时间,要是有时间一定会亲自拜访。”

任重远对刘琅非常感激,上一次要不是没有那小岛经济学镇住了冯友军,他和项诚恐怕要挨一顿批了。

提到刘琅,冯友军又是生了一肚子气。

冯友军对吴荷非常反感,总认为他站在了资本主义的那一方,甚至有时想过找个借口让他吃点苦头,可对于刘琅,他就只能生生闷气了,这个小孩子他惹不起呀!

怎么惹?打他屁股还是臭骂他一顿,连胡德丰那样的老顽固都被他“蹂躏”地退了休,还有那个“张大师”,据说斗法不成还吐了血。

现在刘琅都成了这些高层眼里的“孙猴子”,这要闹个天翻地覆呀!

冯友军想到刘琅就不由自主地揉了揉额头,他对这个“孙猴子”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对了,前两天老人家亲自接见了奥运会的健儿,还特意把刘琅叫道了身旁,对他嘱咐了老半天,呵呵,这个刘琅当时还说起这特企改革的事情,不过被老人家给支了过去,这个小家伙,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呀!”

赵弘扬有意无意说起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