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他是个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十分清楚的人,不希望二者之间有任何的互相影响和瓜葛。

所以,和徐洁呆一个礼拜天,他们就是疯玩,享受这一天完全属于他们俩的自由和甜蜜。

自己不去南方,要干副厂长的事,他不跟徐洁说,也不是要给徐洁一个惊喜。一是因为还没有正式宣布,二是他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和徐洁在一起的时候,选择性地故意遗忘了。

而在这前一天,他还和张年发一起去了减速机厂。

张年发考虑自己嘴上的功夫,没有刘万程厉害,琢磨半天,还是带着刘万程保险一些。

他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刘万程早就知道对方要什么,和减速机厂的负责人谈的十分投机,因为他早就了解他们的难处。

他们也面临着南方小企业低成本产品的激烈竞争,总是吹嘘自己的国企大品牌耐用,可以用一辈子没有用处,客户要的是便宜、供货及时,服务到位。

于是,就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什么是合理耐用度,品牌效应与绝对质量的关系,售后服务的配置原则,各岗位专业人才的培养,双方竟然从办公室谈到饭桌上,然后再谈到办公室,整整谈了一天,听得张年发一愣一愣的。

这个刘万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变的,他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

31生产例会

减速机厂是区属企业,规模比江山机器厂小的多,他们面临的生存危机更加严重,厂里已经有接近一半的工人下岗了。即便是这样,仍旧是入不敷出。

所以,危机对他们来说,就在眼前,更加迫切。厂里剩下的这些人,就指望着卖减速机吃饭。可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卖出去收不回钱来,裁员一半,还是不能扭转危机。虽然也是公有制企业,但挣钱吃饭是当务之急呀,他们宁愿同刘万程说点实际的,也不愿意整天让刘勇拉着吃吃喝喝。

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多年的朋友,碍于面子,再加上工厂不是自己的,属于集体,损失点就损失点。

抱着这样的心理,看在刘勇整日请他们吃喝的份上,他们才将好多零件仍旧委托给二分厂加工。但介于成本,他们还是在逐渐减少给二分厂的批量。

江山机器厂终于来了个谈实际问题的干部,他们是真心欢迎的。后来谈的投机,减速机厂的负责人实话实说,如果到明年开春,二分厂再不能降低价格,他们可能就不再合作了。虽然碍于友情,但这么高的价格,他们实在是负担不起了。

张年发听了,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失去减速机厂这个大客户,二分厂一多半的产品就没有了,多数工人没有活干,只能下岗!

其实刘万程早知道这个事实,他跟着张年发过来,就是要将这个以前已经发生了的事实,给彻底扭转过来。只有先摆平减速机厂这一头,回过头来,他才能踏踏实实地回去试验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