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页

宴姐儿亦提过,太保大人对四公子亦关照。

如此看来,这个根源应当不会是坏事。

而赵太保为天子近臣,深受皇上信赖,是最明白皇上心思的人物之一。

桂老夫人的心思转得飞快。

难道是定安侯府要再起了?总不能是皇上弥补大郎的死,要扶侯府一把,这无旧例可依,不太像。

莫非是四公子……

皇上认儿子,肯定会与三公商议。

可赵太保又不需要向四公子示好,他的夫人也不需要绕一大圈来跟她桂氏套近乎。

思及此处,桂老夫人心念一动,一下子透彻了。

嗐!

还能是为什么?

为的是四公子不松口啊!

皇上说不动,几位老大人劝不动,儿子又要认回去,可不就得想方设法多请几个说客出面嘛。

而她,作为四公子的岳祖母,能当此任。

赵太保夫人说了那么多家常话,又不进正题,也是因为这里不合适。

人多嘴杂,被人听了去,徒惹麻烦。

桂老夫人前后理顺了,心情舒畅得不得了。

她说的那些道理,宴姐儿都懂,只是四公子未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