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她不曾在御书房外遇见过被罚跪的毕之安,前两年,仇羡也没有放过那样的话。
她知道仇羡这个人,是在入京的第五年。
仇羡的续弦病故,那位是袁州人,父兄闻噩耗从袁州赶到京城奔丧。
长途跋涉而来,续弦自然已经入土,父兄的意思是起灵回乡,仇羡也是袁州人,让续弦入仇家祖坟,总好过这些年孤零零埋在京城。
仇羡答应了。
挖开土坟,棺木起出来,抬棺的觉得重量不对,父兄开棺,里头不是遗体,而是一罐骨灰。
当哥哥的抬手打了仇羡两拳,袁州不兴火葬,除非是路途上真的摆不住,否则谁家愿意捧一罐灰。
仇羡既是把人葬在了京中,何必多此一举?
闹到了衙门上,毕之安也要上去挥拳头,情绪比那对父兄还要激动,若不是几个衙役死死拖住,他就不仅仅是被御史参得罚俸了。
仇羡的说辞是续弦急病而亡,怕她死后一样会传染,又说什么云游的道士讲,她有起尸之像,这才不得已烧了。
气得人家父兄差点儿又是几拳头揍上去。
最后,这事情还是不了了之,因为原配与续弦,都化作了灰。
疑心的人多,但线索太少,无从查证,自然也无法定罪。
官府归官府判,百姓归百姓想。
判案那日,京中百姓里三层外三层的,守在顺天府外,对着从里头抬头挺胸走出来的仇羡咒骂。
他们大部分都觉得仇羡有罪,只是太过狡诈,才没有让衙门抓到尾巴。
仇羡面不改色,或者说,他一直面带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