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嘛!
上千年来的清正形象就这么被捣掉了,现在言官在朝堂上都不敢随意开口,鬼知道哪一句话不对会不会被报道出来,然后自己就臭大街了。
更可恶的是,金陵晚报还征收投稿。这下好了,一群愤青,穷bī),还有想出名的天天往金陵晚报投稿。点评时事,抨击贪官等文章是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
而且你还不能对这些人搞打击报复,一旦有点这样的意思出来,立刻又会被报道出来,然后家门被泼粪洒狗血这样的事就会发生了。
大明百姓其实是相当彪悍的,毕竟大诰盛行那会儿,将所有官绑了送京城的事就时有发生。后来这股风气被压下去后,他们才老实下来。
可“刁民就是刁民”,一旦给了他们机会他们就会变得无比大胆,现在居然还有一群人自觉盯着自己地盘上的乡绅,一旦发现他们有什么违法行为立刻就偷偷跑去金陵晚报举报。
完全就是无偿的义务劳动,可这些人干得美滋滋的,引以为傲。
他们也搞不明白,左弗就上任这点时间,怎么就能将这局面搞成这个样子?现在他们想放肆都不行了,只能夹着尾巴老老实实做人,将自家孩子看牢了,免得惹来祸事。
所以他们看着乡民兴高采烈地出村,他们除了哀叹却是什么事也不敢做。
许多人都有一种感觉:世道变了……以前那种子怕是回不来了……
下层倒bī)上层改变,这就是左弗的策略。
为了这个她不知研究了多少资料,进行了多少次推演与小范围的社会实验,今能在南京搞得这样顺风顺水的,概因前面的**年她花了巨大的心力去干这些事,这些都是靠不停尝试得出来的经验。
左弗不想搞暴力g对整个社会造成的破坏太大了。而且,说句难听的,别看大明这么烂,但还真得没到了要暴力g步。
治国如烹小鲜,变法能细雨润无声的进行下去,其实才是对百姓最好的。
看着左弗在短时间内就将整个南京的民生改善过来,钱谦益等内阁大佬十分欣慰。
他们已经太老了,真撑不住几年了。陛下又是这样刻薄偏激的子,他们真怕自己下去后,这大好局面又因君王与臣子不合而搞烂了。
但现在左弗若是能将下层百姓与下层官吏稳定住的话,那么即便将来他们不在朝堂了,左弗也有了克制君王的能力。
君王的权利不能无限放大,这是所有士大夫的共识。尤其是在朱慈烺不断表现出对朝臣的不信任后,内阁所有人都觉得君王还是要被压制下的,不然这整个国家就散了。
所以他们一直都在观察左弗。经过这多年的观察,几个内阁大佬都觉得左弗是靠得住的人。
别看她脾气不好,可在处理政务上却是一点都不冒进,十分有大局观。而且,心宽大,那些言官这样搞她,也没见她真将人往死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