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数数你们村有多少户,每户有多少人,等下本官就按人头粮食,所以大家的生计也不用愁。若实在无事做,可以去琼山帮本官干活,一日三餐全包,都是干的,没稀的,干得好还有奖励,这话是本官亲口说的,绝不会失言!”
左弗走了,带着一票盐工走了,只留下了一群恍如做梦的盐工家属。
在左弗走后,也就一个时辰的光景,就有一群人推着车送来了大堆大堆的粮食。
他们按照甲长给出的人数,当真是按人头,一人三十斤大米,二十斤干面,每人五两油。
从小孩到妇女,一个都没落下,都算上了。
天爷啊!
难道这位新来的知府老爷是菩萨?!
也只有菩萨才会如此慈悲,给他们吃这样好的米,这样好的面了吧?还给了油呢!
村们很懵,谷梁一也很懵。
他跟着左弗回了驿站后,就见她让人雇来车,然后从她住那院子里不断地搬出米面油来
天爷啊!
他虽有点年岁了,可眼睛还不瞎好吗?!明明来时,没见她带这么多东西来啊!怎么一夜过去,这驿站里就多了这么多东西?
难道真如同僚们说的那样,这位大人真是神仙,会袖里乾坤的法术?
第328章 送物资
考量再三,左弗决定不在盐田村建盐场了。
那里的盐场有着传承的痕迹,这属于历史的馈赠,应该留给后人,而不是去破坏它。
在海南这地方适合建盐场的地方还有很多处。比如后世位于乐东县的莺歌盐场,便是最理想的地方。
除此之外,东方县,后世的三亚地区都适合建盐场。只是这些地方,要么离着府城太远,要么就是生黎太多,若是建盐场,怕是容易引起祸害。
左弗想了两天,最后还是打算在临高一带先建一个小型盐场。此时的琼州人口很少,一个小型盐场产出的盐岛上这些人都无法消耗,所以大型盐场暂时可以不用考虑。
等过个两年,与岛上各民族兄弟关系缓和了,再去建盐场不迟。
左弗很快就给临高县的县令传了话,要求他号召乡民帮助建设盐场。
当然,不是白干活,包三餐,女人来做饭也有饭吃。另外,每人每月还给3文工钱和一斤盐。
消息一出,临高县的百姓就沸腾了。而临高的县令程绘却是惴惴不安。衙门征兆民夫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这位不但包饭还给工钱呢?
这若养成习惯了,以后不给这待遇,谁还肯来干活?
而且
衙门也提供不了这待遇啊!
就当程绘纠结的时候,十几个军丁带着一群人押着几十车的米粮来了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