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

云上青梅 许乘月 1238 字 2022-11-13

滢江泛滥是常事,临近的淮南、庆州也和原州一样,承受洪涝之苦已久。

多年来,三地官府中不是没人想到“彻底疏浚”这条路。但此事需三地联手才能标本兼治,若无人牵头,三方很难达成协作的共识。

这中间牵扯着太多利益纠葛,凡是稍有官场经验的人都明白,平衡各方利益之事比疏浚本身还要难百倍。

倘若事情真能做成,功劳是大家的;如果运气不好,实施过程出点什么差池,黑锅肯定要由最初站出来牵头的那个人来背。

牵头之人劳心劳力,却得不到太大的利益,一个不小心还会在各方都不落好,所以谁都不想轻易去出这个头。

云知意奇怪地瞥了常盈一眼:“别人来做这事或许难,我来就容易些。常大人不必有顾虑,我有把握与淮南、庆州两方面协商好。”

常盈怔了好半晌,最终笑出了声。“云大人,你这般做事的路数,是很容易吃亏的啊。”

“请常大人赐教。”云知意不懂她的语气神态为何突然诡异,只觉她的笑容与平时有些不同,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同。

常盈认真地看着她:“有些事,若大家都看出问题所在,解决之法也一目了然,却谁都不去做,那一定是有原因的。你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云知意稍顿,旋即恍然大悟:“哦,你是说,聪明人的为官之道。”

当初沈竞维曾告诉过她:聪明人为官,重在“相时而动”。在发现问题时,即便有十足把握能迅速解决,也不会立刻出手。

因为,若完成得太轻松,就会衬得同僚们无能无用,而百姓也会因事情完成得太顺利而只当是小事一桩,明明受惠深远却毫无感激之心。

如此最终,自会得到“在官在民都没几人念个好字”的下场。

所以聪明人就会耐心等待最佳时机,等到各方都不堪其苦、无计可施,一个个被迫求到自己面前时,才以救世的姿态出现。

等着别人来求着解决问题,如此才会被人刻骨铭心地感恩戴德,还谁都不得罪,这就是“聪明的官”。

“我不需要原州百姓对我感激颂扬,也不在乎是否与同僚们一团和气,所以就不必事事都非得做个聪明的官了。”云知意笑笑,单手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原州这地方之于我,既是血脉来处,也是余生归途,更是大缙的北境国门一隅。我既在此为官,就希望它好,旁的都是小事。我自知没有改天换地的本事,只想着能做多少做多少,本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