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做研究,一方面要求基本功扎实,另一方面,也是要求大胆假设。
对于王易来说,他是在逐渐将从原剑身上学到的统计学手段,和从莫草军身上学到的材料学理论,结合机械和动力学来一起融会。
前者一个注重数据的规矩,一个注重实际物质的特性总结,都是属于广而泛的学科,刚好弥补了机械和动力学这种有针对性的学术领域的缺陷。
所以,越学到后面,王易便越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这样充实的学习中,6月初,王易接到了潘部长的电话:“新能源车将在下下周上市,你们几个研究者都会配一辆。”
王易眨眼:“这事,您跟进的?”
您不是tzb的吗?啥时变成交通部的?
“交通部的人透露的消息。”潘部长轻叹:“现在,一般的官员不会轻易来接触你。知道吗?你现在的身份很特殊。”
王易明白了,也乐了:“那以后,您就是我联系的专员?对了,充电桩搞定了吧?”
潘部长继续在手机里叹气:“你们学校附近不是有一家充电桩在施工的?”
王易:“未完工的东西,我现在都懒得去注意了,只要不搞出人命。又不是楼盘。”
潘部长再叹气:“我真是被你打败了。怎么,听说你现在在研究燃煤?有头绪没?”
“没头绪您也不能帮我啊!”王易很无辜地道:“再说,我只是天才,不是妖孽。碰上一个石墨稀,那是我的运气,但不代表我就一定能解决燃煤吧?这几十年里,咱们动力学和能源学多少大拿在研究它,出成绩轮不到我。”
“其实现在,原老师就是想锻炼锻炼大师兄的能力,让他早点出师顶大梁。我,就是一个辅助的。”
其实,在王易的脑海里,怎么去根据小镇图书馆提供的燃煤发电技术来改造现有的燃煤发电技术,在这么多天里的强训之后,他已经大概有了思路。
但是,有思路,没实践,就只是空想。
七一机械厂无疑是最合适的合作实践伙伴,但目前七一的车间里,不是忙着造充电桩零件的,就是忙着造汽车石墨稀电池的,现在去要人重组燃煤技术的改革,就算七一机械厂的现任董事长是老爸,也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