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给吴叔打去了电话,吴叔跟这几家走的比较近,答应过来帮着调和调和。
下午,孩子们陆续放学,两名托管班的老师打着雨丝教育的小牌子,一人领回来十几个孩子。
孩子们的性格各异,不过放学了总是件高兴的事,大多数都是一副欢天喜地的模样。
按照丁宇的交代,孩子们按时进教室的,每人奖励一个卡通小粘贴,粘贴不大,也就大拇指甲大小。
看着被奖励了小粘贴,孩子们高兴地坐好,拿出课本,准备跟着老师开始复习功课。
这时候,吴叔骑着一辆28自行车来了,见到丁宇在门口,就把车子一架,笑呵呵地说:“小宇啊,我现在去看看邻居家有人没。一共还有四户人家,得挨家问!”
正说着,旁边绕过来两个人。
是邻居家刘婶的儿子徐大壮,另一个是赵阿姨家的闺女谷秀芬,两个人都是厂里接班的青年,也就二十五六岁。
“吴叔!丁宇!”,徐大壮跟两个人打了声招呼。
丁宇热情地叫了声大壮哥、秀芬姐。
谷秀芬没说话,拿胳膊肘顶了顶站在她右边的徐大壮!
“那个。。。。,咳,丁宇啊!你天天弄得这帮孩子嗷嗷叫唤,我妈和赵阿姨身体有点吃不消。本来他俩都胖,有高血压,就怕孩子在这里捣乱,说是听了噪音,脑袋疼”
丁宇笑呵呵地没说话,徐大壮越说声音越小,的确除了这些,他也挑不出什么理了。
吴叔仗着年长,语重心长说到:“大壮,秀芬,你家人啥样我不知道?人家丁宇家里就自己一个人不容易,这孩子们又不是晚上吵闹,邻里邻居的差不多就行了!”
徐大壮没说话,理由是有些牵强,要不是他大舅在环保局,人家执法队的人都懒得来调查。
丁宇这次没了前几次的戾气,仔细地分析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这时候谷秀芬在一旁开腔回应:“吴叔,你家条件比俺们好,俺们单位都不开工资了,运气还不好,我们的房子那边也不挨着道边,变不了门市,想干点啥都费劲,所以老人着急上火,再加上孩子一吵闹,二老都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