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离愕然的看着他,却见他一如既往的温柔的看着他。随即朝他展颜,“你这人浪漫起来真可怕。”
“你们是不是忘记,还有人在这里。”
三人相识而笑。
李淮瑜和陆离两人看了没有问题,双方都签了字。
关于相片
从买下这栋洋房起,每年家人团聚时会照全家福,到后来,有的离世,有的外出发展,再难团聚,留在这栋的洋房里的人如守着约定一般,将年年岁岁的日子集成册。
摄影师叫简陵,是个自由摄影师,祖辈从新中国成立起便经营着一家照相馆,如今改成了他的工作室。
李淮瑜的外祖母小时便到他们家族照相馆照相,有了李母之后,每年约了简陵的父亲上门为家人照相。
直到他的出生,长大,回到了这栋洋房。简陵小时候同父亲来过几次,两人因此而相识,李淮瑜初中回到国内,高中之后出国深造、工作,而简陵直到大学毕业才回到国内,之后四处采风,直到父亲有恙才回到S市接管了家里的照相馆,因此两人此前仅是泛泛之交,后来他代替父亲替李淮瑜一家人拍照,从此几人便熟稔起来,简陵邀请李淮瑜和陆离到他的工作室参观,被他收集的四面墙不同年代不同型号的照相机所震撼,李淮瑜则曾同意他将洋房里外都拍了个透彻。
因为宋樘还有别的事情,三人合照了几张,他便先行离开,只剩下三人,简陵早就想就地为两人拍一组黑白灰民国风格的照片,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半月便兴致勃勃的打了电话和两人商讨,
这天他特意带了之前在欧洲跳蚤市场上淘的九成新的Linhof Technika 45Ⅳ型相机和三支原厂特选蔡司镜头,虽然现在相机各种功能强大,后期可以修改,但比不得老相机下自然。
简陵从来不刻意的让他们摆成各种姿势,只把自己当成屋子内的陈设观察着两人,以便出其不意的捕捉到令人心动的一幕。
两人仪态一直无可挑剔,简陵只需要选好构图和光影,镜头里的两人分坐在壁炉两侧椅子里,李淮瑜一手拿着今日的报纸,喝着咖啡,低垂着头看着手中的报纸,陆离福如心至的起身到书房的书架上拿了之前给他买的眼镜。陆离伸出食指勾了勾他的侧脸,李淮瑜抬起头,陆离将眼镜替他戴上,两人相视一笑。
拍摄如往常一般很顺利,简陵放下相机,据他了解两人并没有注册结婚,只是双方家长互相见面认下这桩关系,难能可贵的是两人十年如一日的恩爱如初。
陆离和李淮瑜前后回房换上家居服,陆离被简陵拉着看拍摄好的照片,李淮瑜回书房处理点事情下来的晚一些,太阳西沉,三人换到室外聊天,阿姨泡了茶送出来,准备了茶点给他们。
一周后简陵将照片送到两人手中,晚上陆离抱出相册,一张张放了进去,洋房有一间屋子,专门摆放了从李淮瑜外祖父起一直留存至今的相册,李淮瑜坐到他身旁,两人翻看着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