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领主基建日志 马耳呆 860 字 2024-03-08

她现在用的是一开始比较原始的那一套东西,奴隶在战争中只要立了军功就可以拥有土地,逐渐实现土地私有化,从而打破了奴隶和平民的界限。

看似平平无奇的奖励,同时做到了壮大防卫力量、转移内部矛盾、实现社会阶层结构转变三大作用。

同时,因为她奖励各个士兵的东西是土地,土地这东西具有不可转移的特征,相当于她将这些士兵绑定在了埃斯坦郡的这块土地上。

等日后士兵们上战场的时候,他们不仅保卫的是埃斯坦郡,是她这个领主,还有他们自己的土地,自己的财产,这就相当于这就相当于建立起了一整个利益一致的利益集团。他们都被绑在了同一艘船上,这艘船的名字叫埃斯坦郡。

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强化士兵对埃斯坦郡的归属感的过程,也是逐渐建立“家”的概念的过程。

要说这个军工授田制度没有任何弊端吗?当然也不是。

首先它就是一个做蛋糕分蛋糕的制度,这种制度下,军人有非常强烈的欲望向外扩张,只要国家向外扩张,就势必要产生冲突,军人就能拿到爵位和土地。

她能够分到大头,底下的人分小头,谁都很开心。

但这个过程不是无止境的,一旦天下统一、国家太平,或者是扩张的脚步变缓,做的蛋糕越来越小,分蛋糕的人却已经积累了很多,这种时候,这制度自然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魔力。

她如今才哪儿到哪儿啊,就是个偏安一隅的农场主罢了。

偏安一隅的农场主如今只想要多存点粮食好过冬。

人口暴增,导致她一开始准备的三万斤粮食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三万斤虽多,分到一千个人手里,不过才一人十斤……

虽然趁着还未完全入冬收了一批甜菜,接收奴隶的时候,也陆陆续续收了一些粮食回来,但还是太缺粮食了。

愁人,太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