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张卯有些晕。

他第一次被主人家传唤,正是想好好表现的时候,哪想到曹觅一开口说的话就让他找不着头脑,是以他一时有些着急。

“呃……呃……墨汁怎么可能跟印泥一样呢?”张卯有些结巴地询问。

“对,普通的水溶墨汁当然不行。”曹觅安抚地朝他一笑,示意他不用紧张,“我在一本墨家典籍上看过,如果将溶解墨粉的溶剂……呃,我是说溶解墨粉的水,换成油,或许有奇效。”

“油?”张卯有些诧异地重复。

曹觅点点头:“对,最关键的,就是油。”

在中国古代,印刷术是直到唐朝时才被发明出来的。但这并不代表着,在唐朝之前,没有人想到过这种方法,毕竟在更早之前,与印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印章之法,已经在士人阶层普及开了。

制约着印刷术出现的,其实是——油墨。

文人们书写所用的都是水墨,它们根本没办法附着到刻板上,印刷也就无从谈起。

只有制作出粘度更大的油墨,才能满足印刷的条件。

“那本书是我小时候看的,十分破旧,关键的地方已经被撕毁了,我也不知道要用什么油。”曹觅接着解释:“反正你近来也无事,我希望你能尝试着调配处一种可以用来印刷的油墨。”

为了解释印刷,曹觅又让东篱拿出了之前她专门让人刻好的印章。

“说起来,这枚印章还是你刻的吧?”曹觅展示了一下印章,询问道。

张卯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下稍安,点了点头。

曹觅便笑道:“你看,你调配出来的墨水,沾上这印章后,必须能够印出清晰的文字,这便算成了。”

张卯终于理解了曹觅的意思,点了点头。

但很快,他又小心地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王妃,恕小人直言,你想要印……印刷,直接用印泥便是了,何必一定要弄出那什么油墨呢?”

曹觅看着他,道:“你有没有想过,这刻印之法只用于印章,还是太可惜了。”

“可惜?”张卯一个土生土长的现代人,根本跟不上她的思路。

“对啊,太可惜了。”曹觅幽幽叹了一声,“如今,文人想要看书,就得找人借到书籍,花个两三日的功夫,将书抄下。

“倘若有一天,这印刷之法能成,我们便可以为四书五经,甚至天下书籍都雕刻出专门的印板,油墨一刷,一息的功夫,能印出三页来!这样,难道不比抄书快上百千倍?

“你别小看这印刷术,真能做成,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她这么一说,张卯就懂了!

他微张着嘴,消化了好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行礼道:“小人愚钝,多谢王妃点拨!”

“嗯。”曹觅见他醒悟,也十分满意。

想了想,又提醒道:“另外,雕刻的东西也不局限于木头,你可以找找工坊中其他人,用胶泥,粘土,甚至铜铁作为材料,都试上一试,也许能发现其他的转机。”

张卯点点头,“小人谨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