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十七郎博川 十七郎巴巴着圆溜溜的大眼
秦香莲看着陈玉珂容光熠熠的年轻脸庞, 回首自己当初,又看到端着一本正经,两只眼睛却不断往儿媳妇身后的那个丫头身上飘的夫君, 心中感慨万千,对两人道, 既为夫妻, 就同心过日子罢了。我也不说虚话, 初一十五一同到老太爷老太太那边吃个团饭,平日我这的请安问安甚么的就免了。如果有甚么事, 我会让丫头婆子去招呼。
说罢看了儿子一眼, 自己费尽心思娶来的, 总不至叫人受了委屈吧?
陈玉珂两人连连点头,陈玉珂心里挺满意的,无论是从三姐那知道的消息还是来的路上桂伯舟的介绍,都点到这位嫡母是个好相处的。
这样不多事的婆婆谁不喜欢呢?就冲秦香莲这两句话,陈玉珂就能感觉到对方的诚意, 是个爽朗的,母亲如果有甚么事,尽管使人过来。
秦香莲笑得两只眼睛眯了眯, 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搓了搓, 这个儿媳妇倒是个通透的,十三郎倒是个有福气的。
瞥了一眼旁边一直站着跟她主子一样笑眯眯的关嫲嫲, 关嫲嫲连忙点头后退两步离开大堂。
十三哥,十七有件事想跟你说六岁大的十七郎桂博川已经进学被秦香莲养得除了那张脸和桂大老爷如出一辙外,性情脾气完全不同,穿着书生袍子,拱手端着, 小小书生模样。别说旁边的丫头嫲嫲,就连陈玉珂都忍不住眼睛闪了闪,这小模样太让人心疼了。
十七郎在满五岁的时候就被秦香莲送到外面的书院入学,并没有进入桂府的私塾。对于这件事,桂二太太当时蹦得快要上天了,大力嘲讽秦香莲是否是看不上桂府,难道桂大将军府连个小小的孩童都教不好吗?
也不知道后来秦香莲是如何和老太爷说的,结果是桂二太太败退了。桂二太太算是明白了,凡是沾上这个妯娌的事,她就没胜算。
秦香莲笑着拍了一把儿子的后脑勺,怎么有事不能和阿娘说,非要去麻烦你十三哥?儿子愿意和这个继子相处,秦香莲是乐意看到的,也是她这些年促成的。
虽然这个继子看起来人满脸正气,心里却是个有谋算的,这是儿子无法从大老爷身上学到一个父亲该有的东西。
秦香莲当时选择桂安荣,说辞是看上了他的画技,松江居士的画技的确是很高超,甚至现在在皇城各大青楼花楼还被众人相捧。实际上秦香莲嫁进来的真实原因就只有她和她大哥,当年的秦知州,现在的秦尚书知道了。
十七郎巴巴着圆溜溜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眨了眨,一脸崇拜地看着十三哥,是功课上的事
秦香莲一听是功课上的事,倒是不多问了。不是她教不了儿子,而是儿子大了该有自己的世界和想法。
桂伯舟看了一眼陈玉珂,小娘子现在看起来没有甚么不适之处,那想必也不需要他陪着了,估计他在身边,她还会觉得不适,既然如此,等会你来书房。
桂大老爷一听小儿子又去做十三郎的小尾巴,心里就酸溜溜的,连看丫头的心思都没了,眼巴巴地可怜兮兮地看着小儿子,十七郎,你今日不是说要陪阿爹去轩辕楼吗?前几天进了一批西域的染料,我正有个灵感需要调个新色呢!
一旁除了开始跟陈玉珂挤了个笑眼就没坑过声的三娘子桂心琴皱了皱眉,阿爹想去买染料何必如此麻烦?虽然轩辕楼不会送货上门,但是我是那里的常客,我陪你去即可,十七有正事要做,难道你还想将十七养得跟你一样不成?
你陪我去?你挑的染料哪有十七的好?十七天生就该吃这碗饭的
桂大老爷心里嘀咕,往三娘脸上一瞥,看到她眉头微蹙,心里忍不住一个咯噔。自从那年三娘想去外面书院读书,他没能帮忙说话之后,三娘对着他就像是吃了鞭炮一样,到处都是□□味。而他总是觉得在这个女儿跟前抬不起头来,就连她都年过二十两三年了,尚未成亲他都不敢下狠心,还帮忙在二房跟前打哈哈。
这会儿三娘开口了,桂大老爷缩了缩脖子,嘟囔一句,我这难道不是正经事?我又没让你陪,十七郎答应我的。
老爷!秦香莲笑着拉长声音,就连陈玉珂都从里面听出不悦了,何况是同床共枕近十年的桂大老爷,他虽然稀罕秦氏有时候的温柔小人,可是一旦她板着脸,他总以为那是自家大舅哥秦尚书,在她面前简直要低到尘埃了。
阿娘十七郎吓得眼眶微红,连忙拉了拉秦香莲的袖摆,笑着对桂大老爷道,阿爹莫急,儿跟十三哥说完之后就回来找你,十七答应的事不会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