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页

七、张志和曾在唐大历九年,公元774年,来找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

舴艋舟就是颜真卿送给张志和的。

对于湖州的观点,黄石方面当然不能认同,他们也有自己的理由。

一、早年时候,黄石地名办专家去湖州,并在蔗江范围内查找相关资料,认为湖州并没有西塞山这座山,只是“古云”有西塞山。

黄石方面认为湖州本没有西塞山,是后来随便找个座命名为西塞山。

湖州只有西塞,而没有西塞山。

西塞是春秋战国时,楚国和吴国的屯兵之地,这附近并没有山。

二、黄石的西塞山上有的是桃花和白鹭,比如在牯牛洲、章山,有成群的白鹭。

三、黄石境内河湖纵横,并非只有长江,自然也就有鳜鱼。直到现在,鳜鱼都是黄石的名菜。另外,鳜鱼是适合长江等湍急水流的。

四、不仅只有张志歌诗里有“西塞山”,很多诗人都提过到“西塞山”。比如苏东坡,有一首《浣溪纱》,开头就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而散花洲就在黄石,西塞山的对面。

苏东坡不可能在一首词里并列两个相隔千里的地名。

五、南宋大诗人陆游确定西塞山在黄石。理由是他在《入蜀记》写道大冶县的道士矶,又名西塞山,是玄真子张志和)《渔父词》所云之地。

像西塞山这样超级有名的地方,两地争夺是可以理解的,谁不想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添上一把旅游之火?

以致黄石和湖州双方各显神通,用自己的逻辑和所找到的资料来证明西塞山在自己境内。

从旅游角度讲,对“西塞山”的开发,湖州走的相对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