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被困在塌房石堆上,断网也没信号,眼看雨越下越大,脚下水位越深越高,摇晃又模糊的镜头里是养鸭场老板用一口很塑料的普通话念叨着:“大意了,我从小都以为台风是学校停课的幌子,谁知道原来是狼来了的教训。”
这个老板是视频的主角,拍了他两天,两天来也没有稍微介绍一下他的场子,而是让孟津看了一整季的《舌尖上的中国》,然后给孟津展示鸭的十八种做法,普通话也不标准,还一个劲儿自己加画外音。
大水淹了之后,还想着找看看哪只鸭没死透,就地生火烤鸭,可惜雨大,生不出火。
视频结尾是救援队的车灯照亮了这几个瑟瑟发抖的人,在这之前,他们一起研究了鸭的三十六种做法。
这是孟津许多视频里的风格,如同王素芳的故事,如同住在桥墩下的流浪汉,不会渲染绝望,不管是流浪汉还是边缘群体,每个人都充满生活气息,有时候还很滑稽。
而绝望,是从那种真实的生活气息里隐隐渗透出来的。
视频风格也许来源于幕后拍摄者的映射,但傅洛至今只看得出孟津这个人身上的滑稽和生活气息。
孟津耳朵通红,回酒店的一路都在沉默。傅洛记得孟津在他拍的视频偶尔也有过喝酒的片段,这人酒量并不小,至少不该是现在这副晕乎的样子。
下车站不稳,进电梯就缩着身子靠在角落里,在酒店走廊上,傅洛想提醒他叫客房服务送醒酒汤,可刚一开口,孟津就好像条件放射似的迅速弹开。
“你哪不舒服?”傅洛问道。
孟津摇头摆手,大步走到他的房间,开了门却没进去,脑袋抵在门上撞了撞。
“哪里不舒服?”傅洛走进又问了一遍。
孟津还是摇头,他的眼神有些飘,耳朵到脖颈都是通红的,傅洛理智上在猜测他是不是吃到过敏的东西,然而那条负责管理情感的神经在思考此刻的孟津是不是很像一只走丢的小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