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香脆脆的被炸过的薄荷叶,与清香鲜嫩的排骨,搭配在一起不油不腻。
看许卿筷子不停的夹薄荷吃,顾殊脑内倏忽闪过联想:真像沉迷猫薄荷打滚撒娇的猫猫。
在夜晚的古镇里逛了会,体会缓慢悠闲的海边生活,一行人挪回了住的客栈。
观海阳台正对着洱海,一眼就能望见湖水、天空、挨着山的层云。只是这里看过去的山有些高,不适合看日出。
顾殊问许卿:“我先去洗澡?”
检查一下淋浴设备好不好用。
“好。”
许卿捧着顾殊偷偷买的牛奶喝。
等他喝完,浴室里的水声还没停歇。猫猫后知后觉:噢,今天要睡一张床了。
但明天还要继续骑行,做不了什么事。
猫猫洗完澡后,顾殊身体力行告诉他什么叫做不了什么事
虽然不能进一步探讨生命奥秘,但还是能亲亲贴贴。
算起来,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同床共枕。
外边是蔚蓝无际的湖泊,也许天上还缀了一轮月。他和这个人鼻尖碰鼻尖,睫毛碰睫毛,眼里映着对方。
顾殊的唇想沿着锁骨攀上他的脖颈,被猫猫警觉的躲开,“这里会被看到。”
“不会。”
顾殊哄他:“你忘了,骑行要带面罩防晒的,他们看不到。”
……是的,面罩很长,会把露出来的肌肤挡住。
猫猫犹疑。
用不了几秒,猫猫舒服躺平,不想再考虑这些事。反正,反正顾殊一定考虑到了。
事实证明,顾殊确实考虑到了。
第二天,李斯年与纪赫半点没发觉,一行人、两辆车继续上路。
今天途经的小镇有很浓厚的当地气息,商业化程度不重,外地人也少,沿途很多老婆婆在摆摊卖手工制品。
下一站就是他们出发的古城了,因此,在这里多买点东西带回去并不麻烦,除了自己带回去的纪念品以外,还给家人带了手信。
回到古城,已经是傍晚,日落苍山,余晖渐逝。
他们在古城多待了两天。
一天休息,一天看日出。
选定的观日出地点是附近的一处海岸,大约半个多小时的车程。面对的山型也很有讲究,两边高,中间低。太阳则是会从低的那处跃起,直入云霄。
头一天的天气预报显示七点钟有日出,为了早早占据位置,他们五点四十分左右陆续起床,洗漱准备驱车(租的)前往海岸。
到海岸时大约六点半,此时人还很少。
左挪挪右挪挪,选定一个绝佳观景位,席地而坐。
座次是这样的:纪赫、李斯年、许卿、顾殊。
四个人排排坐。
听着风拂过海面的起伏声,浪花唰啦唰啦拍打着海岸,时间竟然不知不觉溜走了十几分钟。
先前空阔得有些冷清的海岸,陡然增加了好多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都是来看日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