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页

自从明末以来,山东一省地方性的农民造反就连绵不断,明朝官府的统治其实已经很不稳固。等到清军进入山东以后,当地的很多百姓都开始武装抵抗。而等到清军撤出以后,这些武装农民又同官绅势力作对了起来。许多地区都被这些造反的队伍给实际控制了。

而此时山东巡抚颜继祖和山东总兵刘泽清急于向大平朝归顺,他们也无心治理地方。等到他们入京归顺大平朝以后,山东地方的官府更是处于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

不过更令人费解的是,南明弘光朝野却是忙于“继统”风波,没工夫理会接收山东地区,因此,这里的匪乱也有种愈演愈烈的架势。而且其中的势力混杂,互相争斗,暂时形成了一种权利真空状态。

在穹源元年新年前后,靠近北直隶的冠县在大顺县令逃跑后,有土贼裴守政、马瑞恒、刘桐相等蜂起;原明朝设置在登州的防抚曾化龙也掌握部分兵力,盘踞地方;

正月间,灵山卫义军张大雅、张千出、韩继本,高密县义军单之赏、张宇等部围攻胶州;

二月,熊正恩等统兵(一个镇一万五千人马)击退贼军,解胶州之围。昌邑县土豪李好贤率众向曾化龙投降,张大雅、张千出被擒杀。可是,曾化龙得知大平军占领京畿以后,却丢下防守地区,同胶州知州郭文祥一道航海南逃。胶东地区处于无政府状态。大平军在二月下旬轻而易举地接管了该地。

第917章 自掘坟墓

随后,熊正恩部开始大发神威,将这一地区的民匪,胶州韩继本,高密单之赏、张宇,即墨黄宗贤、周六、丘尚佐、王尔玺,平度搭毛、翟五和尚、张广等部先后一一扫灭。

可是在这年五月,又发生了青州之变。一支原属大顺军的部队,在与西撤的大顺军主力失去联络后,在旗鼓赵应元和投降了大顺政权的原明官员杨王休率领下,辗转地来到青州。在五月二十九日晨,以入城拜会为名,乘机夺门而入。

接着,赵应元派步卒上城头摆垛,自己则带着骑兵直入城中的知府衙门。而由大平朝廷任命的青州知府却以为赵应元是率部前来归降,突然看到兵将持刀露刃蜂拥而进,猝不及防之下被斩杀。

而赵应元的收复青州,并不是为了重建大顺地方政权。他自己声称:只是要扶立明朝一人。于是他就扶衡王坐殿。而此时的衡王却是已经归顺大平,所以惟恐赵应元拥戴复明将召来杀身之祸。当衡王被拥立之后,他每日只知涕哭,眼肿如桃。标准的扶不起的刘阿斗!

而当熊正恩带兵赶到时,早已降平的原明青州守备李士元献计智取,他同青州城内的官绅暗中互通,进入青州城内充当说客。在游说中,李士元对赵应元威胁利诱,劝他转投大平朝,并答应赵应元:不诛杀一人,并封给赵应元以爵位。

赵应元果然上当,带了甲士数百名出城同熊正恩等会面,双方钻刀歃血对天起誓。当天晚上,赵应元在府城北门的瞻辰楼设筵,大张酒乐。大平军则按李士元等约定的计划,伏兵城外。席间炮声突发,李士元、韩昭宣和随从当场击杀赵应元、杨王休,赵军大乱。大平军拥入城中,格杀衡王全家并招降余党,青州之变随即平定。

而吴世恭得知此消息后,勃然大怒。他下圣旨,怒斥熊正恩等人。并谕令天下大平诸军:要严格执行《大赦令》,竭力维护大平朝廷的信誉,绝不能再搞什么权宜之计。

之后,吴世恭派人访寻赵应元所遗妾、子各一人,送至京城,授伯爵,赐府邸重金。以此来弥补熊正恩之过错。

可是熊正恩此举也是被逼无奈。他的兵力有限,山东地方的造反也是此起彼伏。而此时北面冈萨雷斯、黄定的水师陆战队,正准备着渡海的朝鲜攻略。而迟明则率领着新军一镇和刘泽清遗留的鲁军,也正对南明摆出了一副咄咄逼人的攻势,以此来掩盖大平军对清军的决战。再加上熊正恩的部队也是新编之师,所以直到穹源二年,山东地方才最终被全面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