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页

更别说现在的谈判虽然很艰苦,但起码还在讨价还价。只要吴世恭做出足够的让步,也是有着让余子琏归顺的希望。

不过有一点条件,吴世恭是绝对不会让步的,那就是一定要余子琏放弃兵权,全军都接受汝宁军的指挥和改编。从汝宁军成军伊始,就一直掌握了一个原则,那就是所有的部队只能由吴世恭一人来掌控。

所以现在的吴世恭,他绝对不会同意余子琏名义上的归顺,使得余子琏还是能独立指挥着黑云军,以至于形成军中之军这样的情况的。再说,如果以后余子琏即有文官的权利,又在军中有着一定的势力,那对汝宁军的将来必定会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现在的吴世恭情愿放弃一些眼前利益,也要未雨绸缪,把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可是谈判的焦点也正是僵持在这一条件。余子琏他们提出:暂时保留黑云军,要等到到达京城后再交出军权和接受改编。其实这也就是余子琏他们对没有了兵权以后,对自己的安危不放心的缘故。很显然,吴世恭也绝对不可能答应他们这一点的。

而这场艰苦的谈判,一直进行到了第三天深夜。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吴世恭已经下令让全军准备明天的战斗,要在天亮之后驱逐黑云军。

可是在使者的一番努力之下,双方在最后时刻也都做出了重大的让步,最终终于是达成了一致——黑云军将全军编入汝宁军,而余子琏他们也将放弃兵权。

吴世恭最终同意:黑云军的改编将分为两步走。余子琏可以从军中挑选精锐五千,护卫着他们共同进京。因为这五千人也搅不起什么风浪,而有了这些人,也可以让余子琏他们安心一点了。

而汝宁军也将在原地留下薛勇的蛟击镇,改编遗留下的六万多黑云军。这样即能够保障汝宁军的后路和粮道,也能够在万一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增援上来。

此外,吴世恭还私底下答应:在未来新朝的朝廷中,余子琏将会在内阁中占有一个相位,杨廷麟也将有个实职尚书的官职,而左吟则有个实职侍郎的位置。其他黑云军的幕僚,也将会有高低不等的官职。

还有,吴世恭还将让黑云军全部兵丁享受汝宁军兵丁的待遇,所有的军官和一万名额的士兵,更是将享受汝宁军军官和士官的待遇。为此,吴世恭甚至交付给余子琏一百三十万两银子,作为黑云军归顺的“安家费”。

当然,这笔安家费不是真正的银子,而是吴世恭所写的欠条。如果吴世恭真的能成功,那这笔银子当然会兑现;可是万一失败,那欠条也就毫无作用了。所以这欠条也是对双方的一种约束。

在八月七日,两军正式履行了协议以后,汝宁军全军二十六万人再次踏上了北上的征途。不过在这时候,汝宁军行军的速度就慢了下来。吴世恭准备要打听清楚大顺军和关宁铁骑的战果以后,再决定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八月十二日,京城外城内。

这些天,因为大顺军的溃逃,外城内的禁街令也松懈了许多。许多人纷纷上街采购一些必需品,而一些人也往往会聚在一起,打听着城外传来的消息。

“王兄!不是说闯逆跑了,辽东吴将军已经大获全胜,快要到京城来奉太子登基了吗?怎么外城还是四门紧闭,这会不会是谣传啊?”有一人问道。

“肯定不是谣传。今天清晨,我去打水的时候,见到永定门打开了一会儿,有一些大人出城去迎接吴将军了。”另外一人有些神秘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