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杨如松就抽出了马刀,横拍了自己的坐骑一下,令道:“走吧!汝宁军万胜!”
“汝宁军万胜!”四周汝宁军的将士也异口同声地高呼道。接着都跟随着杨如松冲了出去。
……
冲入北京城的杨如松发现京城的内城和皇城已经不保,所以就决定全力守住外城。
而北京城的外城,并不是围绕着内城外围,修建的一道外城墙,而是在南城的正阳门外,单独地修造了一座城。这座外城,其实是因为北京的人口过多,城市扩大,大量的人口在南城外修建了民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座城外之城,所以朝廷索性在南城外修筑了一座“连体城”。因此可以这么说,外城其实也可以算是一座独立的城池。
而北京的外城,有着七座城门,分别是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此外,还有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这三座是连接北京内外城交通的城门。
所以现在问题就出来了,要切断内外城之间的通道,首先要堵住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这三座城门;其次要切断内外城城墙之间的通道;最后要切断登上南城内城城墙的阶梯,要不然,杨如松他们根本就没办法阻止住大顺军冲进京城外城。
而这也是杨如松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像这样从“城外”防守住“城内”攻城的守城战,不说是绝无仅有的吧,也是极其罕见的。
比如说: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这三座城门,身处外城的汝宁军根本没办法关闭城门,而只能用砂石把这三座城门封死。因为道理很简单,城门都是在城内关闭落闸的,从来也没听说过能从城外打开的城门。
而内外城城墙之间的通道和南城内城城墙的阶梯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城池都是防外不防内的,反而为了能迅速地调动城内的部队,城墙上的通道都很畅通,这就给杨如松他们带来了诸多困难。
也亏得杨如松是京城里的土著,非常了解京城内外城的特点,所以他才能抓住守御外城的重点。要不然,换个不了解京城的将领,光是搞明白这一切都需要浪费很多时间,更不用说在三言两语间下令守外城的要诀了。
于是杨如松、杨承祖和刘古迁他们就要带兵杀入内城,驱散靠近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的大顺军士兵,并且牢牢地护卫住这三座城门,直到外城的人用砂石封住这三座城门。
而李禄和刘元斌的部队,除了一部分上外城城墙抵御大顺军的攀爬以外,其余的士兵就要用砂石封城门。并且还要炸毁连接内外城的城墙、炸毁上南城内城墙的阶梯,使得大顺军不能利用这些弱点突破进外城。
所幸的是,因为接近王恭厂,李禄他们能搜集到京城内大部分的火药。再加上当时的逃亡队伍人数庞大,为了准备路途上使用,李禄他们也运送了大批粮草到了外城,所以现在的外城,火药和粮草也并不缺乏,足以支撑过去一段时间。
到了此时,冲入京城内城的大顺军并不多,也只有一万多人。毕竟曹化淳的献城是临时起意的,在仓促之中,李自成也调动不了这么多的部队。不过随着城门失陷的消息传遍了整座大顺军军营,各支大顺军部队也纷纷行动起来,都涌向了失陷的西直门。
而入城的各支大顺军部队也都把目标对准了皇城。毕竟谁抓住或者杀死了崇祯皇帝就是首功。再说皇城内有这么多的金银珠宝和美貌宫女,不能立首功,也能顺手牵羊一把,这种好事又有谁会放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