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战局不利,书墨和楚格都皱起了眉头。楚格问道:“要不要我的骑兵冲一下,总得把鞑子的势头给压下去。”
书墨用千里镜看着清军的后阵,回答道:“等儿郎们支撑不住再说吧!太阳也快要落山,今天的战斗也坚持不了多久了。再说,后面鞑子的骑兵也都准备好了,你上去,可能伤亡就会更大啊!”
在刚才,书墨从千里镜里观察到,当清军突入营中以后,鳌拜率领的清军骑兵就立刻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就是要防备汝宁军骑兵的反扑,所以书墨就怕飞马镇陷入到苦战中。
楚格也举起了千里镜仔细地观察了起来,接着就断然决定道:“不打一下,那鞑子就会更猖狂。强军都是打出来的,没有藏出来的,我还是让孩子们准备好吧!”
见到了楚格已经下定了决心,书墨也就不再相劝,他接着下令让一个营支援上去,加强第二道防线的兵力,怎么样也不让清军在今天突破自己的第二道防线。
在军官们的号令之下,飞马镇开始了依序出营,他们在双子营中间列阵。而见到了汝宁军的骑兵准备反击,清军也是大为紧张,本阵的清军骑兵在皇太极的命令下,也向着橹车阵左翼的清军骑兵支援上来,随时准备与飞马镇的对冲战。可就在这时,徐州城方向却发生了突变。
汝宁军的双子营的兵力也不是平均分配的。书墨的那个大营本来有着近万人马,而靠近徐州城,由姚亮指挥的那个大营,则只有五千兵力。随着战斗的进行,姚亮的大营也先后支援补充过去近千人马,所以现在那个大营中也只留下了四千步兵了。
为了防备姚亮这个大营发生什么异动,清军也安排了五千多兵马看守着他们。而率领这些清军的就是多尔衮,皇太极是故意不让他再新立功勋了。
可是清军根本没想到,首先发生异动的竟然是徐州城的明军。当李守备率领着八百勇士冲出城门以后,观察徐州城动向的清军探子竟然都反应不过来,有一位反应特别迟钝的清兵,甚至都被冲锋而来的勇士们给淹没掉了,这都引起城头观战的徐州城军民的一片喝彩声。
可是徐州城离姚亮的大营毕竟太远,所以多尔衮的部队也有时间做好防备。见城中冲出的明军并不多,多尔衮就下令让一位参领领军一千,向着徐州城的明军就冲杀了过去。
徐州城的明军是步骑参半,而清军是全骑兵,再加上清军是有组织,列好阵的骑兵组成,而明军却是一窝蜂般的冲锋,所以多尔衮就认为那只是疥廯之痒,清军只要一个冲锋,就会把明军全部杀散。
没想到那些明军都有着敢死的觉悟,面对着清军骑兵滚滚而来,他们根本不加躲闪,向着马上的清兵就砍杀过去,进行着一对一或多对一的交换,这亡命的模样顿时遏制住了清军的势头。
虽然清军还是占有上风,但双方已经混战在了一起。见形势混乱,多尔衮就想再派兵马,要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把这支明军完全的消灭殆尽。
没想到就在此时,姚亮的大营中也响起了隆隆战鼓声。见到城中的明军出击,姚亮也不能再按兵不动了,他派出了一个团二千士兵,组成了一个方阵,并且在四门火炮和一百多骑兵的掩护之下,向着多尔衮的清军就冲杀了过来。
“后退!拉开距离!”多尔衮立刻下令道。
在河间之战中,多尔衮可是在这种方阵的身上尝尽了苦头,所以他就想要拉开距离,先躲避掉汝宁军火炮和火铳的射击,再寻机使用骑兵冲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