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页

“信不信由他,说不定他还真的答应了。要不然,为什么那吴总兵不趁着以前的那几次好机会,来夹攻咱们闯营呢?就算不成,也是个缓兵之计。如拖上个二、三个月,开封城在我们闯营之手,那就事不由他了。哈哈哈——!”

“哈哈哈——!还别说,宋先生此条又是好计谋啊!如能谈成,给吴屠夫封个王爷,丢给他西南几个省又怎么样?就算是不成,无非是几个人,一些财货罢了。哈哈哈——!”

……

汝宁,吴世恭的书房中。

“都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没想到现在的阎王爷都这么的难缠。好不容易送走了杨总督,后来又来了侯督师。所幸的是软磨硬缠的把他送到了左傻子那里去了。我们乐的是一身轻松。哈哈哈——”吴世恭大笑道。

邓启帆也陪着笑了几声,接着禀告道:“左将军那里传来消息:他还给了侯督师五千人马作为他的标营,真是好大的手笔。相比较而言,长敬你可就小气多了。”

在朱仙镇大败之后,杨文岳带着残兵逃至归德,之后又收拢了虎大威的残军,所得人马才有七千出头。之后杨文岳就躲在归德死活不肯走了,他不敢再与农民军交战,只是一直磨着吴世恭,要其补人补刀。

可这么一来,却让吴世恭是大伤脑筋。虽然在背后一直在臭骂着杨文岳:他那个直隶总督怎么就在归德安居乐业了呢?可在当面,吴世恭也不愿撕破脸,最后只能给了杨文岳一批粮饷和兵器,恭送这批瘟神出境。

没想到杨文岳刚走,督师侯询又来到汝宁。他想要以汝宁军为主力,打造新的围剿大军的核心。

可这种设想又怎么会让吴世恭同意呢?再怎么样,吴世恭也不愿意让汝宁军的头上有个婆婆,就算是关系再好也不行。于是吴世恭使尽了一切手段,花费了极大的代价,终于哄骗着侯询至左良玉处。

而当侯询赶至左良玉部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建议被崇祯皇帝所否决,所以只能无奈地下令调左良玉部和吴世恭部北上。

第807章 出征前的空闲

而左良玉明知自己不是李、罗联军的对手,全军北上有可能被农民军围歼。为了敷衍侯恂的面子,他就派部将金声桓带五千士卒先行报到,并充作护卫侯恂的亲军,同时附上一信说:自己将亲统大军三十万随后来会。

左良玉部额定兵员只有两万五千名,他通过招降纳叛拼凑起来的大批军队,都是用就地打粮等法子自行筹饷的。这次他满口答应倾巢出动,听从侯恂调遣,弦外之音就是以三十万人马的粮饷数字,示意使侯恂知难而退。

而侯询在吴世恭和左良玉那里已经是连连碰壁了,再加上他的本心也不愿意执行朝廷解围开封城的命令,于是侯询就顺水推舟了。

当侯恂明白了左良玉的用意时,他连忙回信说无法解决三十万人的粮饷,请他不必北来。又去信吴世恭那里,通知了吴世恭:左良玉部不能北上,所以就让吴世恭自己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