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页

这次救援开封城的任务看起来是顺利地完成了,可是姚亮刚一到达,却立刻遇上了蹊跷事——开封城不让他进城。为什么?很可笑的理由,因为姚亮带到开封城的兵马太多了。

这时候的开封城内只有陈永福的九千人马,所以城内的官员们哪里敢让姚亮的军队入城?万一他们祸害地方,城中连压制姚亮的力量都没有。所以开封城内官员们的顾虑也是有着原因的。

可这么一来,姚亮可就不高兴了。看看开封城的围困已解,姚亮就提出:把十万两辛苦费拿来,他们立即就返回汝宁。

可开封城的官员也不肯与汝宁军结账。除了先支付了两万两让姚亮安安心以外,剩下的八万两他们死活不肯出。为什么呢?很简单的道理:闯营才刚离开开封城,万一汝宁军拿了银子回去了,闯营再来个回马枪,到时候开封城可就要叫天不应了。

于是开封城就一直好酒好肉的供应着姚亮的部队,在供给上倒没有亏待姚亮。甚至城中还派出了关可颂来劳军,想要用他对汝宁军的影响力来安抚姚亮的部队。至于到底有没有效果,那可就天知道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河南官府也捏着鼻子认可了陈中之的死因,并且对汝宁军吞并陈中之部来了个眼开眼闭、不闻不问。而姚亮因为一直未接到汝宁要其归建的命令,所以也只能够无奈地逗留了下来。

先不提悲催留开封的姚亮了。先说说李自成的闯营吧!

当断后的赫摇旗战败以后,他到后方收拢部队,一夜收拢下来,才发现闯营死伤和逃亡的才一千多人。很有趣的是,如果按照战损比计算的话,这次其实应该算是闯营获胜。

不过战败以后的赫摇旗肯定不会去玩这种数字游戏。当他从逃回来的兵丁口中得知战败的原因以后,赫摇旗就不敢再逗留了。不要看赫摇旗的兵马多,万一汝宁军的旗帜再出现的话,那些河南兵照样会望风而逃。于是在第二天清晨,他就立刻带着败兵赶往的闯营的大部队。

而在身后露出了这么大的一个空档,闯营的那些将领立刻恐慌了起来。不仅仅是为了姚亮部的威胁,更是为了害怕牛金星判断错误。万一汝宁军真的是准备与闯营决战的话,那么选择汝州这条道路,将是自动走上了绝路。

接着探子的探察让李自成他们稍稍安了心,因为姚亮部并没有尾随而来,他们转向北去了开封城。可就是这样,也不能完全消除李自成害怕与汝州的汝宁军决战。

就在此时,又一位历史著名人物出现了,那就是李岩。

李岩,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其父李精白,也有一种说法是李岩是李精白的养子。而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反正李岩是出身于官宦人家。

这时候的李岩是少年得意,他又有着文才武略,再加上李岩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济穷人;又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所以杞县百姓都尊称他为“李公子”。

而当河南大旱,民不聊生,李岩就去求见杞县县令宋某,为百姓请命。可能他年轻气盛,与县令有些语言冲突,再加上当时的官府急着保证朝廷征收的“三饷”,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粮赈灾,所以李岩的请命未果,而且得罪了县令宋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