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觉清就苦笑了一声,接着说道:“非晚生不愿协商,那马家已获巨利,绝不会松口,还望大人为汪家主持公道。”因为这涉及的利益太庞大了,所以汪觉清也只能够步步相逼。不过这也可以看出,明末的那些大豪商,见到任何官员都不怎么怵。
吴世恭又考虑了一会儿,说道:“此事非你汪家一家所有,而且以后此类事肯定甚多,还有其他的一些商业纠纷。这样吧!本官先在汝宁成立一商会,特给你汪家留一名额,你们商会要制定各种行规,待我们汝宁军批准以后,则形成正式的法令。”
“以后商家之间有纠纷,能自我协商最好,不能够的,我们汝宁军将独建一仲裁院,判决各类商业事务。而在此以前之事,本官也将派专人负责协调,还望各商家在汝宁、归德都财源广进。和为贵的好啊!先生你看如何?”
见到吴世恭是如此坦诚,又给了汪家商业行会决策的参与权,汪觉清也算是达到了目的。在以后的几天中,汪觉清又发现了证交所正在发行汝宁军新建的造纸、瓷器等工坊的股票,他当机立断,马上就是大肆购买,并很快就达到了控股,借着那些工坊的壳,先把汪家的产业伸到了汝宁这里来了。
第607章 出击湖广
无论是吴世恭和汪觉清都没想到,他们这次很寻常的商业对话,却催生出一个巨大的政治体制变革。
首先当然是从人治到法制的征程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未来汝宁军的很多行为,都将不再由决策者一言而定了。而是由专门的机构制定法令,再遵循法令来实行。
法制的种种好处,反正有许多法律学者来鼓吹,这里也就不重复了。而法制的优点,也不是让决策更有效率,因为一个政治团体再怎么有效率,还是比不过独裁统治的。
而选择了法制,只是让决策不再愚蠢。因为对一个政治团体来说,再多的差强人意决策,也不会伤筋动骨的,而只要有一个愚蠢的决策,往往就会让这个政治团体万劫不复的。具体的例子也就不举了,只要看看史书上,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和亡国之君的所作所为吧!
而汪觉清参与的商会,在未来也将逐渐改变性质,它将逐步演变成专门的立法机构。也许我们已经想到了那是什么?对!就是议会。
而吴世恭所说的仲裁所,也将逐步演变成独立的审判机构,那就是法院。这一改变演变到最后,就形成了事实上的三权分立。而延续至今的官员审判权,到最后也将完全地被剥离。
不管怎么样,这样的政治体系使得国家就更加稳定。而且还有一个意外的好处,那就是培养起了民众民主的气氛。
在当今的很多论坛上,民主似乎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当然,任何社会体系都有缺点,但不可否认,民主还是一种比较公平的做法。
而民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个社会气氛是需要培养的,也就是说,整个社会要形成少数服从多数的社会环境。
比如英美这样的,民主开展比较好的国家,他们是从《大宪章 》时代培养到了现代,几百年的时间,十几代人,才会比较成熟的。
那不成熟又会怎么样呢?想想那个岛,前些年那里的议会还在打群架呢。再想想那个旅游胜地,选举落败者,竟然组织了反对党,搞起了什么红衫军、黄衫军堵飞机场了。所以说,再好的制度,还是要人去遵守才会发挥效果,万事开头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