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页

皇太极的称帝建国,不仅仅表现出其与明朝平起平坐的野心,而且在后金政权的完善上,也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首先就是把后金四大贝勒议政的状态完全废除,增加了皇太极的中央集权。

皇太极即汗位以后,他废除了三大贝勒按月分直的制度,削弱了诸贝勒的特权,使自己任命的官吏发挥更大的作用,把后金贵族议政制,改变成为皇太极独断的官员任命制。在所有的人都不能和他争衡的情况下,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为此,皇太极也对挑战他权威的行为进行了大力地制裁。例如:在其称帝前半年,代善和哈达公主曾有轻视他的举动,皇太极大怒,召集诸贝勒大臣,让他们“别举一强有力者为君”,靠了他们的跪请,才出朝听政。

而对于其他怠慢皇太极的行为,他也分别做出了剥夺牛录、削爵等处罚。等到崇德年间,就再也没有后金贵族敢向皇太极的权威挑战了。

而其中做的比较好的就是多尔衮。他对皇太极的态度是万分恭敬,从来不敢失去礼仪,以致于最后多尔衮的地位节节高升,逐渐升到了满清贵族中,仅次于皇太极的地位。

皇太极当然知道多尔衮是对其一脉最有威胁的人物,可他依然给予多尔衮封赏。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皇太极是一位很成熟的政治家。万事处置都不是出于自己的好恶,而是遵循着规矩来。当然,皇太极的成熟给后世影视剧的编导带来了很大的福音,因为多尔衮和大玉儿的故事,给予了他们极大、极大、极大的想象空间。

其次,就是满清建立了完整的国家政治体系。

满清入关前虽然没有内阁的名称,但是皇太极统治下的大清已初具内阁性质的内三院。虽任职者均为大学士、学士,但分工更明确了,有的负责编考历史,有的起草敕谕及注释古今政事得失,还有的向皇帝进讲。崇德以后内三院的大学士、学士们对皇太极的决策有了更大的影响。

此外,在机构设置上也作了相应的改革和进一步完善。皇太极对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个机构作了调整,议政王大臣会议从此有了固定的程式,也更成了专制主义皇权的工具了。

皇太极又成立了都察院,给他们稽察一切官员的大权。为了处理蒙古事务曾设的蒙古衙门,现改为理藩院。合原有的六部、都察院,构成了有名的八衙门。

皇太极更定八衙门官制,每衙门只设满洲承政一人,以下酌设左右参政、理事、副理事、主事等官,由二等变成五等。这就强化了以他为首的国家统治权力。

第三就是完善满清的军制。

皇太极的统治还继续利用了八旗这个军政合一的组织。他使八旗通过变革越发充满生机。而八旗旗主的很大一部分权力,也被皇太极逐渐剥夺了。

为此,皇太极做了两个重要的步骤:

一是对满洲八旗不断补充新的成员。皇太极对黑龙江等地多次用兵,带来大批少数民族加入满洲共同体,被称为“伊彻满洲”,即新满洲。皇太极把新满洲编入八旗。由于这批少数民族大多数处在渔猎氏族的时代,他们还保留着很强的野性,所以很快成为了满清军队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