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高迎祥如此做也有些无奈。现在的农民军粮食确实少了一点、野外流民太少,使得农民军裹挟的难度也大了一些、再加上刚才攻城炮灰的损失也挺大,这些原因就使得高迎祥不得不如此行事了。
果然在如此行事后,县城里的百姓基本上都参加了农民军。在休整了一天时间以后,农民军立刻象群蝗虫般杀向了下一个城池。
在接到边境几个县城的求援后,其他的明军可以消极避战,可是河南巡抚李仙凤责任所在,他就避不过去。百般琢磨以后,他就让陈永福率领三千人马赶往边境支援。
不过在陈永福出发之前,李仙凤就向陈永福千叮咛万嘱咐:只要做出一个救援的姿态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贪功与农民军交战,防止这支河南明军的主力受到损失。
陈永福是明末武官中有名的老实人,他的老实就体现在特别遵守文贵武贱的规矩,特别是陈永福很听从文官的命令。所以历任河南巡抚都把其作为自己的心腹。
可是在这时候,做个心腹就不妙了。当李仙凤准备派兵时,所有的河南明军武官全部推托,而李仙凤也只好把目光对准了最听话的陈永福了。
可陈永福的老实也只体现在官场上,在打仗的时候他并非那么老实。见到了自己已经不可能推托这个危险的任务,陈永福就向李仙凤索要了大量的战马,所以他率领的三千人中有一半是骑兵。而陈永福就是准备形势一不对就滑脚。
而且陈永福也不是直线去救援,他率领着军队沿着黄河的沿岸走,准备一有风吹草动就撤入黄河沿岸的城池。
可是一进入河南府,陈永福就得到了一个情报:河南边境的两座县城相继失守,而农民军攻城的方法竟然是使用了挖城墙洞的方法。
其实高迎祥在采取新的攻城方法的时候,也做好了保密工作,就想着趁着明军还不知道这种攻城方法的时候,多攻下几座县城,所以他在每次攻城前都要把城池团团围住,就是要防止有人逃跑报信。
可是高迎祥最后还是出了纰漏。因为河南野外也只有流匪了,所以百姓们都集中到了城池和寨子中。而那些寨子很多都是当地大族士绅结寨自保的地方。
当然,很多这样的寨子原先都是山匪窝,明军碰到也会去打打杀杀的。可是在这时候,农民军这个共同的敌人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了。
第534章 阻挡住了农民军
得到这个重要情报以后,陈永福立刻就分析出农民军的动态,并且估计出他们下一个目标就是宜阳县。
其实这也很好判断。既然农民军要用挖城墙洞的方法攻城,那就不能够找那些建造坚固城墙的城池,也就是说,象洛阳城这种大城池是没办法使用这种方法攻城的,所以农民军只能够找些新建造城墙的小县城。而农民军附近现在符合这一条件的就只有宜阳县了。
判断完以后,陈永福就准备去救援了。当然,他没有头昏到用自己的三千人马去碰几十万农民军的程度。所以陈永福首先就去洛阳城,要与洛阳总兵王绍禹合兵,再一同出发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