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页

“你倒是放得轻巧屁。现在我们知道对面陕匪头目有名的只有张献忠,而陕匪大头目高迎祥和罗汝才都不在这一路,这就说明了其他几路陕匪的实力都比这路强。万一他们向南攻入汝宁或者向东攻入归德,我们留在地方上的民团和民壮守不守得住啊?不要到时候我们虽然吃了眼前的这条小鱼,自己的老窝却反而被陕匪端了。”

“你俩也别再吵了!还是说些实际点的吧。守老家当然比消灭对面的陕匪重要。这道理不说也谁都懂!可就说一说我们怎么回家吧。现在我们是纠缠住了对面的陕匪,可同样对面的陕匪也纠缠住了我们。我们就这么不管不顾地撤退了,对面的陕匪压过来了怎么办?还有,我们现在在占有绝对有利的情况下撤退,怎么向我们的儿郎们解释呢?如果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老家有危险,那军心动荡怎么办?部队溃散了怎么办?”

……

吴世恭紧皱着眉头听着大帐中的军官们吵作一团。突然,大帐的门毡被掀开了,前去审问俘虏的薛存义走了进来。而见到了薛存义,所有的军官也立刻停止了争吵,等着薛存义说出审问的结果。

薛存义也不耽搁,他立刻向吴世恭行礼说道:“大人!方才属下带着儿郎把那些陕匪头目都拷打了一遍,对证着口供问出了这些情况。”

“很幸运,那些头目中有位当时跟随着混天王的亲信。他告诉我说:在上月十二日,陕匪的那些头目在荥阳开了一个军议。但因为其地位太低,军议的详细内容他也并不知道,只知道陕匪确实在军议中确定分兵几路的。”

“在荥阳的时候,陕匪的人数确实只有三十几万,但对外号称百万。不过那位小头目也说了,他们南路的陕匪出发时只有五、六万人,可一路上不断有乱匪投靠,所以遇见我们的时候已经超过十万了。所以属下就估算了一下,陕匪现在的总人数应该在六十万到七十万之间。”

“据审问得知,陕匪可能还有以下几路。一路回陕西;一路过黄河入山西;一路居中策应;一路东行入开封府。入陕西、山西的两路威胁不到我们汝宁军,居中策应的那路也基本上过来增援我们眼前的这路了。而后来赶来的张献忠这些陕匪是从东路折回来救援的,现在都已经被我们钉在这里了。”

“所以属下也就计算了一下,东路的陕匪最多也就是十五万人,再减去张献忠的,撑破天也就是十万。而且陕匪的兵马也不全是兵丁,都是携家带口的,可以作战的男丁也最多占有三成。因此现在往东路去的陕匪最多也就是四万兵丁。”

听完了薛存义的汇报,大帐内所有人全都松了一口气。有着铁三角和汝宁南部山区的阻拦,东路的农民造反军是绝对不可能攻入汝宁和归德的。

而且汝宁军在与农民造反军交手了几次以后,发现农民造反军兵丁的体能和实力甚至远远不如汝宁军的护庄、护路队。如果拉出两、三万护庄、护路队,再加上留在铁三角的归德军团余部,汝宁军甚至有信心在野战中把东路的农民造反军完全给击败。

既然得知了农民造反军的威胁已经不大了,大帐中的军官们也就轻松了下来。周巡也开口夸奖道:“存义做的不错啊!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了解到这么多的情况。那以后审问俘虏的事可都要交给你啦!”

赫飞也在一旁笑着开起了玩笑:“这对存义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啊?只要他把他的头探过去亮一亮,哪个俘虏不会吓得屁滚尿流的啊?”

大帐中顿时响起一片大笑声。在汝州之战的时候,薛存义的脸部被木抢击成了重伤,导致了左眼失明,左脸也完全破相。可是他的恢复力却相当不错,就休养了两个多月又是生龙活虎了起来。

而在薛存义养伤的时候,吴世恭曾经想把薛存义退役安排到内务司做薛强的副手,可薛存义却死活不肯。当后来吴世恭见到薛存义恢复得不错,也就遂了薛存义的意,依然让他担任工兵团的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