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仔细地看着这份《廷议注》,考虑着自己有什么遗漏的地方。突然他抬起头,对侍立在一旁王承恩说道:“快派人到张尚书那里去说一声!再掉二千关宁铁骑入关,秦将军的三千白杆兵出川,务必毕其功于一役!”
王承恩急步跑到了殿前,招过来一个小太监仔细地吩咐了下去。可等他一转身,却看到崇祯皇帝歪在椅子上睡着了。
王承恩立刻向屋内的一位宫女做了一个拿东西的手势,接着轻手轻脚地走到了崇祯皇帝的身边,把火盆放在了崇祯皇帝的脚下。宫女很快拿来了一件锦裘,王承恩小心地为崇祯皇帝盖上了。
屋内立刻陷入了一阵寂静,只有香炉中的静心香冉冉地冒着青烟。可没多久,崇祯皇帝就身子一动,他发觉了身上的锦裘,就立刻坐正,有些自嘲地说道:“没想到坐着坐着,朕就睡着了。”
王承恩立刻躬身问道:“皇上太累了,是不是到后面的软榻上小歇片刻啊?”
崇祯皇帝笑了笑说道:“打了一个盹,已经好受许多了。还有一些奏章 没有批阅呢。”
接着崇祯皇帝拿起了边上的一本奏章 ,可还没有打开,他忽然问王承恩道:“你说朕是不是一个好皇帝啊?”
王承恩被惊得立刻抬起了头,他看到了崇祯皇帝二十几岁的人,鬓角边上却已经有了几丝白发。王承恩立刻觉得自己难以忍受,鼻子一酸眼中冒出泪,情绪一下子失控了。
王承恩立刻绕道崇祯皇帝的跟前,跪下嚎啕道:“皇上怎么不好啊!省吃俭用让袁崇焕打鞑子,可他却把鞑子都放到北京城来了。百般信任陈奇瑜,他却把关在笼子里的陕匪给放跑了。可皇上过的是什么日子啊?都穿上打补丁的龙袍了,那些外臣要想怎么样啊?天天通宵达旦地处理国事,那些外臣还想怎么样啊?皇上什么都没做错,就是那些天天叫喊着忠君爱国的文臣都是白眼狼。呜呜——!”
“唉!”崇祯皇帝阻止了王承恩的胡言乱语,“也不能够这么说,这也是朕识人不明啊!”
“怎么识人不明啦!”王承恩今天是豁出去了,“老奴不懂国事,那些道道确实说不明白,可当时是谁众口一词推荐的袁崇焕的啊?皇上口谕让那些文臣千万注意了,不能够让陕匪渡过黄河,可陕匪最后过了黄河没有啊?皇上圣旨给陈奇瑜安排战策,可陈奇瑜听了皇上没有啊?让他注意诈降!他倒好,无能误国啊!呜呜——!”
崇祯皇帝苦笑了几声,不过王承恩的话确实说到了崇祯皇帝的心坎,崇祯皇帝也感到心中好受了许多,他叹了一口气,感叹道:“国难思良臣啊!”
王承恩立刻跪着抬起了头:“皇上,您可不能消沉啊!想当年,太祖爷爷与陈有谅百战不挠,在鄱阳湖一战中奠定了大明江山。成祖爷爷靖难时,以少胜多力克南京。皇上现在只是一时背运,凭着皇上的雄才大略,勤勉治国,一定会否及泰来,成为一名中兴之君的。”
崇祯皇帝又苦笑了一声,叹道:“朕也不想成为什么中兴之君了,只要把大明朝治理好,把他平平安安地交到慈烺(太子朱慈烺)手中,朕就心满意足啦!”
见到崇祯皇帝还是没有提起精神,王承恩“哇——!”的一声嚎啕大哭起来,身子也顿时软倒在了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