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 第二十三章 七峰会武(上)

阴阳伏藏 醉千钟 1867 字 2022-11-12

陈真一一时有些不解,感觉鱼玄机像是变了个人似的。

他有些失落地低头沉思,始终想不通。此时,小师兄有些猥琐的在耳边轻声问道:“你在找谁?和你双修的那个女道士?”

陈真一惊讶地看向小师兄,心想你怎么还想这事呢?但小师兄对这件事好像特别上心,不死心地问道:“她来了没?是哪个?”

陈真一翻了个白眼,不再搭理。

这时,人群中一阵骚动,齐齐朝一个方向看去。

好奇心驱使下,陈真一也不由地转动脑袋,人群的焦点是一个剑眉星目,俊朗神逸的年轻人,此人既有道士的俊逸,也有儒生的儒雅,正是自己两日前在那绝壁之上看到的年轻人。

他似是在问身旁的小师兄,又似是自言自语道:“他是谁?”

身旁的小师兄道:“人家可是上一届会武的头名,不但长得帅,修为还高,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要拼实力,真的是不让别人活了”。

陈真一心想,怎么这个年代也要看脸的吗?看来任何时代都一样,长得帅果然好使,别说是小笔峰那些女道士,就是有些男的也争先恐后地喊着他的名字,就跟追星一样。

“张若麟……”

这三个字久久的在人群中传递着,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武当山下的山道上,隔着大概两里地,分别走着两拨人。

前方两个人,一人穿着白衣,一尘不染,俊逸脱俗,另一人一身陈旧青衫,腰间挂着酒葫芦。两人一前一后,白衣人昂首挺胸,走在前面,青衫人走几步就停下来,看上去有些犹豫。

在他们身后,远远地还有几个人,身穿黑色斗篷,鬼鬼祟祟。

白衣少年突然停下脚步,略带戏谑地问道:“子舆兄,照你这个速度,我们走到天柱峰,也得明天了吧?”

青衫儒生索性在道旁的石头上一坐,不紧不慢地吐出一句话:“走不动了,我要歇歇”。

白衣少年摇头苦笑,却也并未强求。对于这位老兄的脾气他是清楚的,能把他哄来就费了自己不少的心思,当然,还有银子。如今到了山脚下,他又赖着不走。虽然他装出一副不愿爬山的样子,但少年还是从他有些渴望又有些犹豫,同时还有几分躲闪的眼神中,大体猜到了他不愿上武当的原因。

三十年前,这位意气风发的大儒三次深入西楚大地,也三度进入楚国王室宣讲儒学大义。不管是楚王,还是楚国的王公贵族,亦或是世家子弟,都给了他一位大儒应有的礼遇。拜访他的楚国士子更是排起了长龙,以求能见见这位名震山东的大儒,哪怕就是远远的看上一眼,也是极好的了。

就是这样一位至圣先师之后,号称天下读书人楷模的当代大儒,在第三次进入西楚之后,就变得自暴自弃,整日借酒消愁。

在所有读书人中间,以及诸侯国,还有江湖宗门中,关于他的故事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

但是这位大儒,对过去的事闭口不提,对天下人不怀好意的流言,还是读书人怒其不争的痛斥,亦或是天下名流的惋惜之词,都一笑置之。

按他的话说就是:世人皆醉我独醒。

看似夸张清高的背后,何尝不是一种知音难觅的心酸,只可惜,如今这世道,没人会在意一个失意书生的无力呐喊,惊涛骇浪之后,一切都归于平静,只有他,还在这浊世之上,用烈酒一遍遍浇灌着内心无尽的忧愁,试图熄灭心中的理想之火。

白衣少年举目望着朦胧的武当仙山,轻叹一声道:“那里有什么让你不敢面对的?”

青衫儒生听到了少年的叹息,也看向层峦叠嶂,灵气氤氲的武当山,满脸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