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起来的突发状况,实际上是蕴藏在这些新附军士兵中长久不满与愤怒的一次总爆发。只要有一点廉耻之心的人,是不会永远甘愿给一个异族当成奴才的,一旦外部和内部都条件成熟的时候,这样的爆发就会在自然而然之中发生。
开头只是部分有良知的新附军战场反戈,但随即而来的变化,就是那些本来可有可无的士兵,在这种气氛下,不知不觉之中也加入到了起事的队伍之中。不管这些士兵当中有多少是心甘情愿起事,有多少是随波逐流,但这给战场上带来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
直接受到冲击的,是离战场最近的高丽士兵。起事之新附军,在战斗力上无法和蒙古士兵相比,但要对付这些高丽人,去不费吹灰之力!
砍关切菜一样的冲击之下,高丽人从目瞪口呆之中清醒过来。本来就不愿意打仗的他们,大多扔下了武器,抱着头像只兔子一般狼狈逃窜。那些高丽将领本来还在竭力阻拦,但很快的,败兵的洪流将他们淹没在了其中。到了后来,这些骑着马的高丽将领,跑得比谁都快。
好容易让战马镇定下来的蒙古士兵,正准备重整旗鼓发起冲锋,但前面一阵阵溃败的洪水,将他们才整好的队形冲得七零八落。阿速机大怒之下,亲手斩杀高丽败兵,但这反而加速了高丽人的溃散。此时他们的眼里哪里还有什么蒙古人,哪里还有什么战场,满心想着的,就是如何尽快地逃离这个练火地狱……
……
就在伯颜提前发动攻势的时候,得到了消息的源唐古气得七窍生烟。他本以为靠着半强迫,从伯颜手里夺来了总指挥权,伯颜心中虽然可能会恨自己,但他毕竟是个军人,会服从自己的命令的。
但没有想到的是,伯颜非但眼里根本没有自己这个监国的存在,而且还擅自发动攻击。而他派人前来要求自己协助攻击的目的,源唐古也看出了他的险恶用心,这是把自己推到了两难的境地之中,无论是帮还是不帮,自己都将会非常被动。
他的得力助手洪福源冷着脸上来说道:“监国,伯颜这一招实在卑鄙无耻,他眼里根本就没有大人这个监国存在。我认为,我们应该置之不理。在我看来,伯颜还没有真正领教到汉人火炮的厉害,等他吃了大亏之后,咱们再趁乱攻击。”
“那样他就能为自己战败找到了最好的借口。”源唐古摇了摇头说道:“这样,立刻命令全军整军待命,我再派快马,现在就奔赴大都,我要向陛下参上伯颜一本。我要告他无视军令,独自行动,使高丽本就混乱的局势更加恶劣。哼哼,毕竟我在高丽呆的时间长了,陛下同时接到他和我的两份奏章,态度一定会更加偏向我一点。我就不相信伯颜能一手遮天!”
下了决心的源唐古,一兵未发。他手下的大军,保持着攻击姿态,默默地关注着那面战火连天,喊杀声不绝于耳的战场。不管主帅是什么样的考虑,他们都只能等待着命令,纵然在那边的战场上,有着自己的同伴,甚至还有着自己的亲人……
到了临近中午时分,从伯颜处所在战场传来了消息,新附军战场倒戈,伯颜军全军都处在混乱之中。虽然伯颜和他的蒙古士兵正在竭力维持着战局,但由于败兵之势过于浩大,伯颜已经无法控制住战场局面。如果再不派军队接应,只怕伯颜会大败。
源唐古处在了一种矛盾的状态下,如果现在带着部队增援上去,或许可以扭转局势,甚至借着机会反击。但伯颜的险恶用心,却在源唐古的脑海中盘旋不去。仗打到了这个份上,即使自己成功救出了伯颜,但他也许非但不会感激自己,反而还会记恨。
前方的战报一份比一份急,汉军的攻势越来越盛,起码有五路以上的兵马从各个地方杀出,铺天盖地的,战场又是一片混乱,根本无法弄清楚汉军上来了多少人马。
从情报上看,汉军不过两万多人,加上那些高丽叛军,也才三万人出头。难道情报有误,汉人又调集上来了大量援军?这情况让本来心思有些活动的源唐古又动摇起来。如果在没有弄清楚敌人确切动静之前就贸然出击,只怕是把部队往火坑里推。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前面的将官,匆匆进来道:“报监国,有八十多名穿着新附军服装的人,前来投奔监国,声明一定要见到监国才行,有重要军情禀报。”
源唐古迟疑了下,示意让他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