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和面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对刘惔作揖:“多谢真长提点!请坐!”
刘惔坐在座椅上。顾和亲自倒茶。将茶杯递给刘惔。
刘惔接过茶杯,也不急着喝茶,他笑着言道:“王七郎与人结交,一向待人大方温柔。”
顾和点头,笑眯眯地说道:“是也是也!王七郎待人真诚,乃良友也!”
刘惔笑眼看顾和,徐徐喝茶。
顾和对刘惔说道:“王七郎如此待顾某,顾某受之有愧。不知该回何礼妥当。”
刘惔了然,他放下茶杯,开口言道:“王七郎乃仁善之人。如此之人,喜欢行仗义之事。足下若是想回礼,依惔之见,不如以王七郎名义,捐一些粮救济遗民。为王七郎博一个好名声。”
这几个月,王献之搞了不少事。虽然王献之没有把详情告诉刘惔,但是刘惔多多少少能猜到一些事情。他觉得王献之真是个傻孩子。默默地在背后付出了这么多,却不求回报。功名利禄,与他毫无关系。百姓文人们歌颂了这么多人,却唯独没有人歌颂王献之。
在刘惔看来,默默付出,其实是最傻的行为!既然做了,那就要让世人知晓!如此,世人才知道到底是谁帮助了他们!人可以付出不图回报,但是一定要让对让知道是你给的恩情!否则,若是有朝一日你受难,寻常人谁会在意?谁会出手帮你?谁会开口替你说话?
顾和若有所思。沉思半晌,他点头言道:“此举甚好!多谢真长!”
刘惔微笑着回应道:“足下多礼了。”
随后,顾和与刘惔谈起了会稽王遭人掳走一事。
听说会稽王出事了,刘惔面色突变,立马言道:“此事刻不容缓!应立即想办法救出殿下!”
见刘惔不似演戏,好像真的不知情。顾和心里犹豫起来。难道此事当真与王献之没关系?还是,此事唯独刘惔一人不知情?
见顾和沉默不语,刘惔问道:“足下何所思?”
顾和叹了口气,告诉刘惔:“顾某亲眼所见,会稽王与会稽王世子一同出京。”
顾和只说了一句话,就让刘惔心思几番辗转,猜到了此事可能与王献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