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孤儿院,顾娇便顺嘴问了句有没有养老院。
小伙子道:“姑娘说的是养济院吧?咱们那条街上没有养济院,西柳街才有。多收军、匠中老弱残疾无子嗣奉养者,百姓去那儿的不多。”
“为什么?”顾娇问。
小伙子苦涩地笑了笑:“收不过来。”
顾娇没说话了。
福利机构在哪个时空都一样,不是想去就能去的,但出发点是好的,也确实解决了一些民生需要。
慈幼庄地势偏僻,马车走走转转走了大半个时辰才总算抵达了慈幼庄的门口。
牌匾上的字都掉漆了,大门也裂了,墙壁上的霉斑与苔藓遍布各处。
破旧。
是顾娇的第一印象。
进门是个大院儿,与他们宅子的布局类似,左面开了个小菜圃,右面挖了个小鱼塘,院子连接着几间屋子,像是给大人住的。
走过穿堂,第二进的院子才是给孩子们住的。
院子里晾晒了不少孩子们的衣裳,料子还算不错,很新也很干净,没有补丁。
这会儿临近晚饭时辰,慈幼庄的孩子们都坐在东面的饭堂吃饭。
顾娇闻了闻,有菜香也有肉香,伙食也算不错。
看来慈幼庄是把钱都花在了该花的地方。
“病人在哪里?”顾娇问。
小伙子道:“在后头,请随我来。”
病人住在三进院的一间屋子,屋子的朝向不算好,冬冷夏热,逢雨天就漏雨。
顾娇刚跨过门槛便感觉到了一股闷热的气息,可想而知,住在这间屋子有多不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