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了半天,是为了给朕下套,康熙瞪了胤祯一眼,不过,由他出面创建也好,如此方能彰显朝廷对戴梓等工匠的重视,这杂学也该大力发展了,西洋派来的传教士,几乎个个都是学识渊博之人,历法、数学、几何什么的都精通,泱泱天朝岂能无杂学人才?
想到这里,康熙含笑道:“朕允了,不过这建科学院的银子可得你出,是建在京城还是上海?”
“谢皇阿玛成全。”胤祯躬身谢道,起身才道:“京师建总院,上海建分院。”
还总院、分院的,看来这科学院不能等闲视之,康熙接着问道:“你打算给戴梓哪一级的待遇?”
“享受一品大员俸禄。”胤祯毫不迟疑的说道。
一品大员俸禄,康熙心里一跳,有钱也不是这么个玩法,这可不是千金买马骨,那只买一次,这俸禄可是年年要发的,这么高的待遇,那岂不让人削尖了脑袋往科学院挤?
见康熙表情惊讶,胤祯忙解释道:“科学院,不是轻易能进的,况且,儿臣还打算以此高俸禄吸引西洋的人才,不仅是俸禄,所有的研究器材、材料,经费,儿臣都一概免费供应,儿臣希望通过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让大清成为世界的科学中心。”
二、三十年,那得花多少银子?康熙大为疑惑的问道:“成为世界的科学中心有何好处?”
胤祯躬身道:“回皇阿玛,这好处是数之不尽的,而且泽被子孙后代,就军事而言,最先进的火炮、火枪、战舰都会是大清先研制出来,当然不仅仅是军事,科学研究将触及各行各业,农业、手工业、商业都会得到极大的促进,例如造纸印刷、炼铁炼钢,纺纱织布,农作物的栽培、改良,铸造等等都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康熙听的怦然心动,迟疑的问道:“既有如此多益处,西洋诸国会放这些人才来大清?”
胤祯微微笑着说道:“科学研究是需要大量银钱做后盾的。”胤祯信心满满的说道:“大清是天下最富有的国家,皇阿玛又是这世界眼界最开阔的君主,最雄厚的资金、最优厚的待遇,这一切都将随着皇阿玛宣布大清皇家科学院的成立而传播开去,十年之内,全世界的杂学人才都将云集大清!”
胤祯充满信心的望着康熙,心里却是暗笑,一般的二流角色,咱看不上眼,咱要挖顶级的大师,而且是在没出名之前就挖来。
第292章 大变
一大早,太阳便升了起来,塞罗奔带着二零六、二零七两个陆战中队准时于辰时四刻赶到天津城南门口。
天津的繁华地不在城内,而在城外西北一带,海河的西岸。城东南一隅,因地势低洼,屡遭水淹,甚为荒凉,康熙十三年,时任天津总兵的赵良栋因天津城城楼内藏火药,而强令城垣附近民居尽数拆迁,并于城东南筑闸引水入护城河,东南一隅便更为荒凉,无人居住,胤祯提议在城外举行军演,便是看中此处的空旷,在城墙上观阅,极为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