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戏是宁渊刚去科尔森巴图县扶贫,他什么都没干,先了解一下当地的治安问题。
小满觉得新来的这个人做事很虚,只会问东问西指手画脚的,一点都不像真心实意来帮困,一开始就对他敌意很大。
两人的这场戏会爆发一个小矛盾,小满故意给宁渊一个错误的线索,说这里晚上会有人来偷鸡,于是宁渊通宵了几晚上,什么收获都没有。直到有天早上早起的老奶奶发现了他,才好心告诉他这儿没人偷鸡的,他是被小满坑了。
于是宁渊怒气冲冲地去找小满说理,觉得小满满口跑火车太不靠谱了。哪里晓得小满却满脸真诚地回答他:“我的小名叫做鸡,我是怕你把我给偷了。”然后他用方言叽里呱啦说了一堆宁渊听不懂的话。
宁渊又去问了村长,这才搞明白,小满的名字用当地话发音,里面确实有个音是“鸡”,小满用这个捉弄他,本质上还是对他不信任。
从这里开始,宁渊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扶贫的思路要变,大城市带来的那套不能生搬硬套,要先融入这里,才能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
拍摄的时候是从小满的视角出发,小满做这个恶作剧的时候是理直气壮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没错,这个新来的扶贫主任什么都不懂,就是来搅合我们生活的,那我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王枫讲戏跟宁渊以前遇到的导演都不一样,别的导演恨不得把每个表情每个动作都自己做一遍,就怕你理解不了其中任何一个细节。
王枫则是:你怎么自然怎么来。就当没看到镜头,我拍我的,你说你的,千万别有包袱了,只要能入戏就行。
宁渊心想,纪录片出身的导演,就是对演员的宽容度高,毕竟平时拍专业演员少。
哪晓得连演三遍,王枫都是摇头。
宁渊以为王枫是冲着小满摇头的,怕小满受打击,硬着头皮问王枫:“王导,我们哪儿不好?”
他特意用了“我们”,是想替小满背半个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