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硅土基地的土间崇就很清楚,他们的实力在生存到第二日的基地中,绝对属于敬陪末座。也所以,他们这种情况的,是最早选择采取动作的。
有的基地找上了长屏、元泽等等实力更稳固在第一梯队的阵营,然后得到不同的结果。
长屏相对来说比较宽容,或许也是因为他们自身拥有的防御条件够出色,基本只要是上门投靠的,最后都会被威尔克接纳。
选择元泽的则相对艰难一些,元氏双胞胎从开始就表现出更具攻击性的风格,他们也没有掩饰。如果是遇到残存实力较强的基地,他们还是会接收,但如果是遇到实力较差的基地,他们可能就会开出只接纳英雄机甲的条件。
在日出后第一波合并之后,地图上的阵营点进一步减少,应战压力增大。
于是,又一批原本还选择坚持的基地又陷入了最狼狈的那类处境。
仍然是有人选择坚守直到淘汰,有人选择移动求变,结果各异。
有些结果在观众们的预料之中,有些则也会让人大跌眼镜。
比如,最后没有被容易接纳,而选择了在他们阵营外围和星兽打游击战的硅土基地。
以他们一台英雄机甲、步兵居多,还没了固守阵营的配置,大多数观众都觉得,他们会在离开容易之后迅速淘汰出局。
但没想到的是,他们凭借打不了就跑的无赖精神,虽然前期人员损耗速度较快,却也还有不少人坚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