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少数像元泽基地这样真正意义上的遗址星,百大基地中,多数还是处在刚脱离生存危机的相似阶段。
它们也在开幕式后,被粉丝们赋予了一个新的名称——工业模板基。
工业模板发展套路下制造出来的基地,除了因自身星球种类而有所不同,共性更大。
工业化制造出来的结实安全区、没有特色的生产体系、难以跳脱出机械感的发展期待、甚至没有真正脱贫的现状。
和工业模板基对应的分类,则是文化潜力基。
文化潜力基可供讨论和想象的空间更大。
但粉丝们也都认可,工业模板基并不代表实力孱弱。
比如这次的前三名里,第二的长屏基地和第三的容易基地,都属于粉丝们认为的工业模板基。
按照星野管理局自己统计的星野拓荒成绩单,95%从星野反向供给到内野的产品,都是出自这一类的“工业模板基”。
不过也有人指出,这张成绩单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比如,星野基地反供给内野的那些产品,大部分都是毫无特色的基础资源;其余能和“特色”沾边的产品,也更多是“星野拓荒意义感”大于其本身真正拥有的价值属性,几大出名的星贸公司都逃不脱这样的形象。
再比如,所谓的“工业模板”,本来就是星野管理局有意引导的结局,最明显的证据就是,那些现在等级更高、实力更强、成绩单更漂亮的基地,往往就是老老实实按照星野管理局给予的发展路线走,不断提升自己基地等级并获得了更多资源供给的“工业模板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