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很可惜的是,李愔现在手中的事实在太多了,移民要持续好几年,林邑那边也还不稳定,台湾的发展也离不开他,再加上又新征服了吕宋,虽然各处都有专人负责,但却也需要李愔坐镇台湾,把持着大局不出偏差。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次只能让萧皇后和采儿独自离开了。至于当初与萧皇后在一起的南阳公主,她却不在台湾,当初南阳公主随母亲萧皇后一起在泗沘住了一段时间,结果很喜欢那里的宗教气息,所以就决定在那里长住,最后李愔干脆在泗沘建了所道观,供南阳公主修行之用。
采儿从小就乖巧聪明,与文心、惜君等几个嫂子的关系都不错,另外丑丑和澳洲这两个小家伙也很喜欢这位表姑姑,可以说一直是采儿的跟屁虫,这次知道姑姑要离开,自然是十分不舍,丑丑更是抱着采儿的腿,哭着不让她离开。
不过再怎么不舍,萧皇后和采儿还是要离开的,最后李愔抱着丑丑,文心和媚娘将自己的儿子也抱过来,然后站在基隆的码头上为采儿送行,只是离别时的那种悲伤的气氛,连李愔都禁不住叹息了几声,同时眼睛也有些红红的。
虽然刚才李愔说会去长安看采儿,但是他却知道,自己现在可以说已经建立起一个独立的王国,虽然因为他和李世民的父子关系,使得他这个王国与大唐之间联系紧密,但是却已经不能再随意的进出大唐了,这点从他将家搬出登州时,他就已经想明白了。
另外还有一点,萧皇后已经八十多岁了,这几年虽然一直呆在他这里,受到十分周密的照顾,但是萧皇后的确太老了,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这次分别之后,恐怕他们祖孙两人将再无见面之日了。
想到这些年与萧皇后相处的日子,又想起当初与对方初见时,萧皇后对自己的喜爱与照顾,这让李愔也不禁感到有些黯然,不过他同时也打定主意,日后若是萧皇后真的走到那一天的话,自己这个外孙无论如何也要回长安参加她的葬礼。
就在李愔将萧皇后和采儿送上船的时候,他在吕宋的动作也终于传回了大唐。一开始这个消息还只在权贵中传播,慢慢的通过报纸的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得知这一消息。不过对于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一来吕宋实在太远,二来对于李愔这几年开疆拓土的事,他们已经听的太多了,所以大家都有些麻木了。
不过当长安西郊的一个长身青年听到这个消息后,却是兴奋的一拳打在桌子上,然后站起来在屋子里转了几圈,最后这才恨声说道:“大丈夫生于世间,自当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怎可困守于区区长安?”
第四百八十一章 军校中的皇子
“杀!杀!杀!”长安西郊的军校中,一队学员正在进行武技训练,一个个面目黝黑的学员手持着沉重的钢刀,这种刀重八斤,除了没有开刃外,与军中的用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武技的练习其实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比如像现在这些学员,他们需要每天挥刀两百次,而且用力与姿势不能有分毫差错,否则旁边的教官上来就会一鞭子抽下去。
在这些学员的最后一排的左首第一位,是一个身材高瘦的青年,这个青年看起来与周围的学员并没有什么两样,身上穿着灰扑扑的训练服,皮肤也被晒的黝黑,满脸都是坚毅之色。不过若是李愔看到这个人的话,肯定会大吃一惊,因为这个青年学员正是李愔的八弟李贞。
前几年李治被封为太子,而李世民却担心李治的性子太过软弱,后来听取李愔的意见,就在军校中开办了一个少年班,让李贞、李恽两兄弟,以及一帮长安的勋贵子弟进入少年班,陪着李治学习各种军事技能。
对于这种安排,李贞是欣喜若狂,他本来就喜欢骑马打猎,对军事方面也有着极大的兴趣,再加上受李愔的影响,他也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所以他在进入军校之后,自然是加倍努力,并且很快从少年班进入正规的军校学员中,与普通学员一起,进行更加艰苦,也更加残酷的军事训练中。
今年李贞已经十七岁了,他也在军校中学习了这三年时间。说起来他的确不愧是李世民的儿子,在军事上的天赋极高,在同一级的学员中,每次考核都能拿到前几名,这不但让李靖这些老将十分惊讶,甚至连李世民也对自己这个儿子感到十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