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古人并不像后世某人些宣传的那么古板,比如在两性关系方面,他们甚至比后世的人要开放的多,比如同性恋这种行为,古人虽然不提倡,但却也不禁止,顶多认为这人的德行有亏,还不至于受世人唾骂,甚至在个别年代的贵族阶层,好男风成为整个贵族阶层的男性的通病。而唐朝时虽然还不像后世的明清那么突出,但倒也不罕见。
李承乾身为太子,身边自然不缺少女人,可能正是因为女人太多了,所以他年纪轻轻的就对男人发生了兴趣,特别是在见到男生女相的称心后,更是爱若珍宝,东宫的太子妃和良娣、良媛等,所受到的宠爱加在一起,却还不及称心这个男人多。
“太子,您回来了,奴家可是等了您好久!”称心一见到李承乾,立刻露出一个女人还要娇媚的笑容迎上来道,不过他的声音虽然细嫩,但那种男性声线的特征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呵呵,和杜荷他们多聊了几句,让美人久候了,外面风大,咱们还是快点进去,别让风把我的小美人给刮跑了!”李承乾丝毫不觉得恶心的和称心调情道。而称心也是娇嗔一声,捏着两个比一般女子大一些的粉拳不停的打着李承乾的胸口,不过与其说是在打,还不如说是在按摩。(太恶心了,大家自由发挥想像)和称心打情骂俏的进到寝宫,寝宫中的太监侍女们立刻知趣的退下了,这让两个大男人完全放开了,你侬我侬的诉说着相思之情,虽然他们两人分开的时间还不到六个时辰。
就在李承乾和称心正在情浓之时,忽然寝宫外面有太监禀报:“启禀太子,少詹事兼右庶子张玄素求见!”
一听张玄素这个名字,李承乾的好心情立刻被破坏殆尽,冷声对外面说道:“不见,让他明天再来!”
张玄素是有名的谏臣,脾气和魏征差不多,对上面谏言之时,向来都是直来直去。李世民连魏征的臭脾气都能忍下,自然也十分欣赏张玄素,所以就把他放在太子李承乾的身边,让他时时谏言,希望能让他成为儿子的魏征。
不过李世民却忘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那样有肚量,可以忍受别人当面的指责。张玄素的确是个直谏之臣,在李承乾身边也像李世民希望的那样,做的十分称职,可是李承乾不是李世民,他没那么大的肚量,每次都被张玄素的直谏气得不轻,甚至有时连提刀杀人的心思都有了,至于张玄素提出来的那些意见,自然不论对错全都当成了耳旁风。
李承乾对张玄素极为厌恶,所以在听到是他求见时,立刻就拒绝见对方。外面的太监不敢违抗太子的命令,立刻下去告诉张玄素。张玄素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材有些微胖,而且肤色很白,留着三缕胡须,看上去很有几分白面奸臣的味道,不过人不可貌相,人家可是历史上有名的谏臣和清官。
张玄素听到太监的回话后,他也知道太子讨厌自己,这次不一定会召见他,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只见他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奏章道:“公公,请将这份奏折呈给太子,微臣要说的话全都在这上面了!”
传话的太监苦着脸接过来,他也知道,只要太子见到这份奏章,心情肯定会变的极为恶劣,搞不好连自己也会受到连累,但是眼前这位詹事大人他可得罪不起,这份奏折他不传也得传。
果然,寝宫中的李承乾看到这份奏折后,立刻气得把奏折撕成碎片,旁边的称心看到太子发这么大的气,也吓得花容失色,躲在一边不敢上前。
之所以让李承乾发这么大的火,主要是张玄素的奏折里又向他提意见了,第一个意见是指责他身为太子,却沉迷于游玩之中,不思进学,所以他劝李承乾多读书,不要被身边的奸佞小人迷惑,从而荒废了学业。
这第一个意见无非是老生常谈,张玄素也不是第一次提了,所以倒还不至于让李承乾生这么大的气,主要原因还是在第二条意见,这条意见却是关于他身边的称心的。虽然好男风对于贵族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大事,但是李承乾是太子,所以德行十分重要,而断袖之癖恰好就是私德有亏,所以称心是男人这件事,并不能宣扬出去。
称心一直做女打扮,这么做的原因一来是李承乾喜欢对方这个样子,二来就是为了掩藏身份,所以他是个男人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且知道的人也不敢把这个消息泄露出去可是没想到张玄素也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这个消息,他在第二个意见中就提出让太子将称心赶出去,不要因私德而让大唐皇族的颜面有污。
现在李承乾正是最宠爱称心的时候,连太子妃知道这件事后,都不敢说什么,可是没想到张玄素一个外人,竟然敢当面提出让他赶称心出宫这件事,这下可真的触到了李承乾的逆鳞,直接就把对方的奏折给撕了,而且还大骂张玄素多管闲事。不过等李承乾的火气发泄的差不多了,看到旁边楚楚可怜的称心时,立刻把对方拉到自己怀中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