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愔看了看这两千强壮的破阵营,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倒不是看重这些昆仑奴的攻击性,而是觉得这批肉盾十分合格,毕竟他手中的火枪队进攻有余,但是防守却有些不足,若是将这些身穿板甲的家伙放到两边,想必就算是遇到骑兵冲击也不怕。
看过昆仑奴军队中最精锐的破阵营后,周龙又带着李愔参观了一下普通昆仑奴的训练情况,而按他所说,陈宫送来的昆仑奴已经达到了六千,几乎已经将所有能找到的昆仑奴都送来了,除了那两千挑选出来的破阵营外,剩下的四千昆仑奴都按普通的步卒训练,虽然不如破阵营精锐,但至少比另一边的新罗军队要强的多。
正在李愔和周龙说话之时,忽然身后的军营中窜出一道人影,跑到李愔面前跪下道:“尊敬的主人,您的奴仆乌奴向您问好!”
来的人名叫乌奴,当然李愔把他从胡商手中买下来,看中的就是他手中掌握的玻璃制造技术,不过在李愔掌握这种技术后,乌奴就没什么作用了,毕竟在大唐的能工巧匠手下,很快就将乌奴的玻璃制造技术进行了改良,对此乌奴只能打打下手。这次李愔准备组建昆仑奴军队,所以就把他调了过来,不指望他上战场,只是希望借乌奴之手与这些昆仑奴沟通。
乌奴虽然是个奴隶,但却也是个有自尊心的人,从一开始的受重用到后来的冷落,让乌奴十分的难受,感觉自己没能帮上主人的忙,这次总算又被主人想起来,所以干的十分卖力,只是他体格不算强壮,不能上阵杀敌,现在担任昆仑奴军营中的军需官,另外平时也负责与昆仑奴士兵勾通,向他们宣扬齐王殿下的英明神武,让他们为殿下的伟大事业献身等等。
“快起来,军中只行军礼就行了,不要动不动就下跪!”李愔笑着把乌奴搀扶起来道,乌奴在玻璃制造上虽然帮不上自己的忙,但对自己来说,却也是一个有功之臣,所以若是有提拔他的机会,李愔自然不会忘了他。
乌奴嘿嘿笑着站起来,又说了好多表示自己忠心的话,而李愔也笑着夸奖了他几句,结果把这个忠心的昆仑奴高兴的找不着北,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要为殿下多杀几个敌人。对此旁边的周龙却是撇了撇嘴,心想你一个小小的军需官,连战场都上不了,到哪去杀敌人?
乌奴是个军需官,李愔又跟着乌奴观看了一下营中的各种设施与准备,发现乌奴的水平虽然不高,但是在几个副手的帮助下,却也做的井井有条。看到这些,李愔自然毫不吝啬夸奖,结果让乌奴更加兴奋。
离开了昆仑奴军营后,李愔又去旁边的新罗军队转了一下,发现这些新罗人果然不成器,虽然看起来训练的有模有样,但却总缺少一种杀气,让人感觉不像是在看军队,而是在看一帮猴子在戏耍一般。
而就在李愔视察军队的训练情况时,两支船队也沿着黄河进入大海,然后直奔泗沘而来,而随着这两支船队的到来,李愔对倭国的作战计划也终于再次向前走了一大步。
第三百六十八章 家将和部曲
平稳的船舱内,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缓缓地将手中的横刀抽出,这把刀已经陪伴了他十年,自从三十岁那年从主人那里得到这把刀后,他就再也没有换过刀。而这把刀也的确是把好刀,当初他就是用这把刀,跟随主人远征大漠,死在他刀下的突厥人不计其数,也许是那一战太过惨烈,这把刀也饮了太多的鲜血,所以使得刀柄上的缝隙中还带着一缕暗红,那是敌人干涸的鲜血,怎么也清洗不掉。
中年人名叫李士,是卫国公李靖的家将,从十几岁时就跟随李靖,可以说只要是李靖参与的战争,他也都一场不落的参与了,特别是在十年前那场灭突厥之战,他随着卫公一举攻破颉利可汗的老窝定襄,将李愔的外婆,也就是萧皇后一家给迎回大唐。也下是在那一战中,李士身先士卒,死在他手中的突厥人不计其数,而且还为卫公李靖挡了三箭,自己却差点身陨,可谓是战功赫赫。
战后论功行赏,本来李靖是想让李士在军中为将,也好为自己谋个封妻荫子的出身,不过李士却拒绝了主人的好意,而是表示自己无心为将,只愿呆在府上做一名家将,世世代代守护卫国公府。对于如此忠义的李士,李靖也颇受感动,所以李士虽然名为府上的家将,但是李靖却早已经将他当成自己的子侄看待,府上的所有家将、部曲也全都归李士节制。
只见李士缓缓地将横刀抽出来后,拿起身边的酒壶,自己先喝了三大口,然后将剩下的烈酒慢慢的倒在刀身上,最后又拿起旁边的一块柔软的棉布,轻轻地将刀身上的酒液擦净。同时口中喃喃自语道:“老伙计,十年没有饮血,想必你已经饿坏了,此次主人终于再次派我带兵,虽然对手只是一个小小的倭国,但总算可以让你再次饱饮鲜血了!”
李士的话音刚落,船舱的大门忽然被人推开,一个个头不高,但却极为壮实的家伙闯了进来,看到李士又在保养横刀,当下撇了撇嘴道:“李哥,虽说这海上潮湿,但你也没必要每天三遍的保养自己的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