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的话倒是让所有人都是点头微笑,大唐可是禁止宰杀牛,更别说吃牛肉了,这主要是轩为,牛是田地里的主要牲畜,一头牛在农家眼里,可能比人命还要重要,而皇家为了表示对农业的支持,更是严格执行禁食牛肉的规定,所以哪怕杨妃身为贵妃,却也是很难吃的上牛肉。
离开了榨汁厂后,王况又带他们参观了一下种植园的附属产业,比如刚才提到的那个养殖场,另外还有一个小小的酿酒厂,甚至还有一个巨大的湖泊用来养鱼,可谓是将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十万亩的土地可不是个小数目,李愔他们转了半天也只转了一小半,最后大家也都饿了,崔夫人立刻招呼大家回到庄园口的住处,早就准备好的酒宴也立刻摆上,大家边吃边谈。而李愔也品尝到了种植园里养的牛羊,以及自酿的甘蔗酒,这种酒的颜色淡黄,有点像后世的黄酒,不过味道却带着丝甜味,也比较香醇,没有白酒那么冲,比较适合女人喝,若是再蒸馏一下估计才会比较适合男人喝。
说起来王况和崔玉这里真不错,种植园里的东北方还有一片大山,里面有不少的猎物,第二天李愔他们就上山打猎,结果还真是收获不少,连杨妃也亲手射不少猎物,打完猎后大家坐在一起吃烧烤,没有什么君臣身份之分,倒真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
可惜因为时间有限,李愔他们并不能在种植园呆太长时间,毕竟杨妃的身份特殊,而萧瑀在朝中还担任着要职,至于李愔,更是忙的脱不开身,所以在种植园呆了三天后,李愔他们不得不向崔玉他们告辞。
只不过就在李愔他们在台南正准备回去的时候,忽然陆青送来一封紧急军情,而且随着这封禀报军情的书信中,还夹带着一样东西,也正是这件东西,立刻让李愔本来十分愉快的心情变得阴沉无比。
第三百四十六章 倭国的手雷
“呯!”齐王号上的李愔狠狠的一拍桌子,脸色也阴沉的要命。他们的船离开台南要回基隆,可是却忽然接到陆青送来的紧急军情,随着这份军情,还送来一个小匣子,现在就放在李愔面前的书案上。
“殿下息怒,此事关系重大,咱们还是要冷静下来仔细思量一番!”看到李愔动怒,站在他面前的陈宫急忙劝道。他是杨暕身边的老人,这次来台南也跟着一起来了,刚好李愔又接到陆青的紧急军情,而陈宫是个智谋之士,所以才被请来为李愔参详一下。
李愔也知道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不过当目光移到桌子上的那个木匣时,还是忍不住心头火气。木匣的盖子已经被打开,里面放着两枚安着木柄的铁疙瘩,大概有香瓜大小,若是识货的人看到这东西的话,肯定能认出这正是两枚军中使用的手雷。
自从搞出火药后,手雷、火箭、爆破筒就成了唐军的独门武器,而且随着霹雳院的发展,火药武器制作也越加纯熟,产量也日渐增大,不少军队中都配备有火药武器,而且针对不同的情况,霹雳院还开发出一些新型火药武器。不过尽管火药武器已经不再像刚开始时那么少见,但是对火药的管理却依然十分严格,除了大唐的正规军中外,也只有李愔的私兵中才配有这些火药武器。
只不过陆青送来的情况却打破了上面的结论,因为这枚手雷是前段时间他们扫荡倭国沿海时,无意间从一处海港军营中得来的,而且数量还不少。开始时陆青他们以为是大唐内部出了蛀虫,向倭国贩卖这种严禁出口的武器,不过后来却发现,这些手雷并不是大唐生产的。
其实李愔也看得出来,木匣子里的手雷与大唐生产的还是有些不同,装火药的铁疙瘩明显要大上几圈,而且铁质也是极差,做工十分粗糙,无论是长安还是登州的霹雳院,生产的手雷都比这种手雷要强的多,而除了这两个地方的霹雳院,大唐再也没有生产火药武器的地方了,如此一来就很明显了,眼前的手雷肯定是倭人仿造的。
“殿下,火药乃国之利器,这手雷显然不是我大唐所产,若真的被那小小的倭国掌握此等利器,那实非我大唐之福啊!”陈宫说的这些全是废话,不过他却是要用这些废话引出下面的话题。
只见陈宫说完之后,看了看已经冷静下来的李愔,这才再次开口道:“以火药对大唐的重要性,绝对不愿让任何人掌握这种武器,所以对于倭国,不如殿下将这件事禀报长安,与大唐军队联手,一举荡平小小的倭国!”
陈宫的主意的确不错,以李愔现在的实力,想要灭掉倭国还有些困难,毕竟才刚刚征服了新罗和百济,所有大军都还驻扎在那里,以防有什么变故发生。可也正因为如此,李愔现在根本抽调不出人手来,陆青海军的确是横行大海,但他们也不能把海船开到陆地上去,所以短时间内,李愔若是想对付倭国的话,的确只能借助大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