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如何会不明白李愔的意思,只不过他最看不惯李愔这种小人得志的样子,所以故意答非所问道:“哼!熙熙攘攘,无非是名与利罢了!”
李愔听后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心中也是暗恨,不过他心眼多,忽然露出一个笑脸问道:“好一个名与利,按太史公的话,天下之人,几乎全都是冲着名与利而活着,只是不知舅公您是为名还是为利?”
李愔的这个问题极不好回答,因为无论是为名还是为利,都会给自己的名声抹黑。只不过长孙无忌却也不是普通人,淡淡的看了李愔一眼后,这才慢条斯理的开口说道:“老夫跟随陛下数十年,一心辅佐陛下,因此陛下追求什么,老夫也就追求什么,殿下是陛下最宠爱的儿子,想必对陛下的追求定然十分清楚,因此还请殿下指教一二!”
什么叫老狐狸,眼前的长孙无忌就是,李愔想和这种人玩智力游戏,胜率几乎连百分之一都没有。李愔被对方反将一军,把自己抛出的难题又给抛了回来,而且让他根本没办法回答,因此一时间脸上也有几分尴尬。
不过李愔的脸皮已经达到厚于无形的程度,所以很快就恢复如常,也没接对方的话,而是直接提出对方最想听的问题道:“舅父今天拦住李愔,想必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说吧?”
看以李愔终于肯谈正事,长孙无忌总算松了口气,面对李愔这个狐狸窝里的后起之秀,他也感受到一股压力,所以早就想把正事谈完,然后赶紧走人,可是对方却一直不给自己机会,现在终于可将自己谋划多时的大事讲出来了。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脸上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表情,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开口说道:“齐王你也是聪明人,老夫也就不多说废话了,太子腿有残疾,而且性格越加乖戾,以陛下的脾气,日后肯定会易储,本来这个位子以你的希望最大,可是在你放弃皇位的继承之后,那么在剩下的几个皇子之中,就只有魏王了……”
长孙无忌提到李泰时,眉头忽然皱了起来,脸上也涌上一种厌恶之色,虽然都是亲外甥,但比之李承乾或李治,他最不喜欢的就是李泰,当然李泰也不喜欢他。另外长孙无忌也清楚地知道,以李泰那种高傲、迂腐甚至是天真的性格,根本不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李愔看到长孙无忌提到李泰时的表情,立刻也领会了对方的意思,其实长孙无忌脸上的表情一半是发自真心,另外一半却是做给李愔看的,这不但是提醒他,自己也不喜欢李泰,另外也想让李愔想起对方那种恶劣的性格。
第二百一十七章 给长孙无忌打预防针
李泰不但为人高傲,而且脑子迂腐,连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更别说让他处理复杂万倍的国家大事了,若是李泰真的登基,估计他很可能成为大唐版的宋徽宗,书法、文学方面他比谁都出色,可是国家却会被搞的一塌糊涂。
本来李愔在退出皇位之争后,并不想再管大唐皇位的事,只不过他当初之所以放充皇位,根本原因就是想让炎黄子孙抢先一步,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以及更多的资源,占据丛林法则的最顶端。无论他在外如何发展,大唐都是他背后最强力的支持者,因此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需要大唐有一个英明的君主,而李泰显然并不符合他的要求。
长孙无忌担以李泰之后,一直在暗暗观察着李愔的表情,只是很可惜,李愔脸上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顶多露出一种思索的神色罢了。片刻之后,李愔才从思索中醒来,端起茶杯又品了一口,这才开口说道:“舅父大人,四哥所仪仗的,无非是父皇的宠爱,而且你觉得以他和朝中重臣那种恶劣的关系,真的可以继位吗?”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长孙无忌忽然有些激动地说道,声音也提高了不少,“皇位之事虽然事关朝廷社稷,但也是帝王的家事,因此哪怕一个皇子再怎么不适合皇位,但若是皇帝本人一意孤行的话,那么朝中大臣再反对也没什么用。”
长孙无忌的话并没有错,按照原来的历史上,在李承乾谋反被废后,李世民的确是打算立李泰为太子的,可惜李泰这家伙乐极生悲,竟然在李世民面前说出‘杀子传弟’的蠢话,结果一下子将自己凉薄的性格暴露了出来,出于对其他儿子的安全考虑,李世民最终还是没有立李泰为太子。结果最后嫡子中年纪最小的李治借长孙无忌之力,终于渔人得利坐上大唐的太子之位,之后更是顺利的成为大唐的第三位皇帝。
历史已经被李愔这只皇家蝴蝶的翅膀完全打乱,他也不知道李泰还会不会说出改变大唐历史的那句蠢话,万一对方因为他的影响变的聪明了一点,或者是忘了说那句话,结果李世民真的把他立为太子,那后果可就太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