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

看着睡在杨妃怀里的兕子,长孙皇后一脸的慈爱,不过也不知她想到了什么,脸色渐渐的转为忧虑,眼神中甚至不时透出恐慌的神色。

“姐姐,你身体还这么虚弱,千万别再为那些宫外的事费心了!”杨妃也注意到长孙皇后的表情变化,叹息一声劝道,对于长孙皇后心中所想,她比谁都清楚,而且体会的也比任何人都要深刻。

“妹妹,太穆皇后的早逝,未免不是一件幸事?”长孙皇后似乎根本没听到杨妃的劝解,反而说出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杨妃却是娇躯一震,太穆皇后就是窦皇后,高祖的发妻,也就是李世民的亲生母亲。别人或许不明白长孙皇后话中的意思,但杨妃作为长孙皇后的好姐妹,却是最清楚不过。

太子承乾是长孙皇后的长子,次子李泰又十分得太宗李世民的喜爱,不但不让已经成年的李泰去土封地,而且还特许他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虽然有许多大臣进柬,劝李世民不要太过宠溺李泰,但李世民当面答应的好好的,却依然对李泰溺爱无比。估计就算李恪和李愔两兄弟加一块,也比不过太宗对李泰的宠爱。

长子为太子,次子又十分受李世民的宠爱,但长孙皇后对敏感的察觉到,在这美好表面下的暗流汹涌。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李泰因为太受李世民的宠爱,已经让他对太子之位产生觊觎,而李承乾也察觉到来自自己亲弟弟的威胁,对李泰时时表现出一种警惕,再加上一些人明里暗里的挑拔,现在两兄弟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虽然在长孙皇后面前还能表现出兄友弟恭的样子,但其实两人已经没有了什么兄弟之情了。

所谓知子莫若母,长孙皇后做为他们的亲生母亲,如何看不出两人的变化?作为一个母亲,眼睁睁地看着两个亲生儿子因为皇位的争夺,慢慢地走上敌对的道路,这简直比杀了她还要难受,甚至长孙皇后心中还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恐惧,那就是怕李承乾兄弟二人走到李世民的老路上,逼着他们弑兄杀弟才能夺得皇位。每每想到这里,长孙皇后就会忍不住恐惧的全身颤抖。

看到一向端庄大方的长孙皇后,现在却一脸慌乱迷茫的神色。又想到自己可怜的身世,杨妃眼圈一红,眼泪也止不住掉下来。作为一个亡国公主,还有谁能比她更能体会皇位争夺的可怕?她的父亲、母亲,以及那些兄弟姐妹们,几乎都命丧于隋唐之间的皇权更替中,要不是她当时刚好留在长安,估计也早就死于宇文化及兄弟之手了。

看到皇后和杨妃神色不对,长孙皇后的贴身宫女知机的让所有人都退了下去,自己也远远的到殿外等候,作为一个合格的贴身宫女,她知道有些话是不能听的。

杨妃亲身经历过国灭家破之苦,心志远比一般人要坚韧的多,所以滴了几滴眼泪后,立刻又振作起来,看到长孙皇后柔弱无助的样子,心里又是难过又是愤怒,当下高声喝道:“姐姐,你太让我失望了!”

一句话将长孙皇后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扭过头一脸迷茫的看着杨妃。

“姐姐,你是他们的母后,大唐的长孙皇后,只要有你在,我看他们谁敢有异动?”刚才那一声惊到正在熟睡的兕子,小丫头闭着眼睛不安地在杨妃怀里扭了几下。杨妃不敢再高声怒喝,只得压低声音说道。

杨妃的声音虽低,但听在长孙皇后的耳中,却不亚于当头棒喝一般,她之前只要想到两个儿子为了皇位相争,心情极其的恶劣,病情受到影响也是时好时坏。她却没有想到,万一她这个母后不在了,那么两个儿子就没有了最后一层顾及,到时暗地里的争夺肯定会转到明面上来,皇位的争夺也会更加的残酷,甚至真的会走到他们父亲的老路上去。

想到这里,长孙皇后精神一振,无论如何她也要活着,只要她活着,一切都还会有希望,就算两个儿子因皇位反目成仇,但只要有她这个母后在,再加上李世民的英明,就不怕他们能翻上天去。

“妹妹,请受观音婢一拜!”虽然在病床之上,但长孙皇后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自己坐起来向杨妃盈盈深施一礼。观音婢是她的小名,平时只有面对李世民时才会如此称呼自己。

“姐姐快快躺下,你的身体还没好呢!”杨妃急忙站起来想要搀扶,但手里却还抱着兕子,无奈只能受了长孙皇后这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