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页

杨逸得到这个消息后,第二天便离开了麻逸港,率舰队沿海岸线继续南行,来到吕宋岛西南端的一个叫马斯巴特岛的岛屿,马斯巴特岛面积在三千平方公里这样,岛上多山,覆盖着茂密的雨林,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的。

好不容易在一处海湾找到了那个叫斐罗的小部族,这个小部族人口不到千人,依山靠海而居,房子都是竹木结构,茅草盖顶,散布在树林中。

此处大船无法靠岸,杨逸让清娘她们留在船上,自己带着五百人马坐小船上岸。

这次从鹿儿过来的三千人马,已经接受了两年魔鬼式的训练,所有训练科目都是杨逸按后世海军陆战队结合眼下的实际制定的。

两年时间时下,这支人马的体能以及作战技能、陆战海战都已经很娴熟,还拉到北海道去与虾夷人作过战,人人都是见过血的,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称之为精锐之师了。

当然了,这支人马还要接受更多的磨砺,才能达到杨逸的要求,这次出来,杨逸仍当是实战练兵。

杨逸率队上岸时,斐罗族的老弱妇孺早已吓得躲在家里瑟瑟发抖,一两百青壮拿着木枪和简陋的弓箭在林子边忐忑地戒备着。

杨逸对从麻逸带来的翻译阿沙吩咐道:“你去跟斐罗族的人说,我们来此并无恶意,只是想和他们做一笔交易,让他们族长出来和我谈谈,嗯,别忘了告诉他们,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阿沙得了吩咐,一边叽哩呱啦地大喊着,一边小心地向斐罗族的聚居地行过去,很快斐罗族那边就有了回应,只是杨逸听不懂他们之间说些什么。

时间整整过去了一盏茶功夫,就在杨逸有些不耐烦的时候,斐罗族中才有一个年轻人走了出来,二十岁左右,身材瘦小,穿着粗麻衣,随着阿沙走了过来。

杨逸说过,自己是一手挥舞着精美的丝绸,一手拿着燧发枪来的。

所以,他让上岸的第一营营长蒙云山拿来两匹丝绸,然后对阿沙说道:“告诉他,这两匹丝绸是他的,问问他们族人是谁在哪里找到狗头金的,让那人带我们去,回来时,我们还会有更多的酬谢。”

“是。”阿沙应了一句,又和那些斐罗族青年说起鸟语来,那青年看着那两匹美丽的丝绸,喉结上下动着,很显然,这两匹丝绸让他很心动;

象斐罗这样的小部族,虽然不至于没见过丝绸,但买得起的没几个,丝绸对他们来说绝对有着强烈的诱惑力。

然而杰克船长得到的回答却是:没有,没有人捡到过狗头金,没有人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狗头金。

那个青年说话时,杰克船长注意到他的眼神有些闪烁,从这一点不难猜到他在说慌。